【分分鐘變磚家】是在喜馬拉雅FM中播出的系列語音課程,每周二周四晚間播出。
節目內容每期不同主題,通過詼諧幽默的語言方式,分享知識、技巧、經驗、案例等。
以下是節目部分內容展示:
分享經濟
從微商嶄露頭角,到總理在達沃斯論壇講話,分享經濟已經是當下主流盈利模式。
正所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兩年打著分享經濟旗號的互聯網企業是嗖嘣嗖嘣的。
什么是嗖嘣嗖嘣?就是形容玩分享經濟的公司嗖的出現好多,卻很快的如煙花一樣嘣的就沒了。。。。。。
那么分享經濟到底是啥,為何如此讓人趨之若鶩,本期將為大家一一道來。
什么是分享經濟,字面上解釋就是通過分享產生經濟效益。
換個角度,分享是行為,經濟是結果。
就是這樣一個簡單地詞組,卻讓很多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企業下餃子一樣噼里啪啦的跳進這一潭渾水里。
從根本上說,任何企業的經營目的都是為了盈利,有賣就要有買,所以買方市場才是兵家必爭之地,而分享經濟就如同生化武器,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上擴散傳染,輕而易舉的獲得勝利。
所以企業喜歡這種低成本高收益的方法,于是開始大規模投入,而中國企業最擅長模仿,導致的結果就是,用戶產生抗體免疫了。。。。
怎么解決這個問題也就順水推舟的提上了眾多移動互聯網企業的會議桌上了,然而解決方案卻是那么的蒼白無力,給分享者更多的好處,絞盡腦汁設計方案,結果就是嗖嘣嗖嘣了。。
其實要解決這個問題并不難,要讓分享經濟真正為企業帶來效益,就要從根本上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所以接下來,我來分析一下:
首先,分享經濟是半個詞,全稱應該是用戶分享經濟,它的內在結構是:用戶需求導致分享進而創造經濟效益。所以分享經濟能否成為企業利潤增長點,關鍵就在用戶需求。
在只有分享沒有經濟的時候,我們為何要分享?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好用的,發微博發圈子發照片發點評,以往沒人給我們錢,我們卻甘之如飴,如今明知有錢賺卻不愿轉發了。
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只有一個,分享的目的變了,與最初的起心動念完全不同,在提倡不忘初心的今天,我們卻要違背本心的轉發,這么難受的事怎么可能一直做。
當有些企業喊出賺過去賺不到的錢的口號時,更是徹底的將分享打入了萬惡的金窟。而我們最初的分享,卻從未考慮過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