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的三權是哪三權,這三權應該怎么去對待、怎么去明確? 首先,中小企業的第一個權,是所有權,所有權就是指這個企業的所有者是誰,只有企業的原始股東才能享受企業的所有權。原始股東一定要有三個方面的重要工作,第一點是有敏銳的行業嗅覺,要經常了解行業的動態,把控企業在行業當中的地位,甚至要隨時考慮公司的經營的方向是否有錯誤,是否要進行調整,當然,也要隨時關注企業的資金鏈的情況, 第二個權是經營權,經營權就是指圍繞著企業的盈利,企業的發展,如何來行使企業的統一的領導權,經營權是對企業的經營利潤是要負責的。作為經營權的人員,要考慮的是兩點,第一要隨時的提升自己的經營能力,甚至要有全盤的控局跟抽盤能力,第二就是在所有權股東的要求之下完成他的經營管理指標。 第三種權是管理權,管理權主要就是在企業的經營方向、經營目標之下如何去通過管理達到企業的目標。擁有管理權的人員不需要對企業的盈利負責,只需要對他的管理目標負責。 按正常來講這三個權有可能是要分離的或者說要分開對待的,而很多的中小企業恰恰是違反了這個原則。所有權、經營權、管理權都集于企業老板一身,這種情況最終就會導致企業很難去發展壯大,企業團隊很難真正的去成長并且能夠獨擋一面。 在創業期可能這三個權都要主抓,但是企業在逐步發展過程當中盡可能地把權利下放,先下放管理權、再下放經營權,甚至到最后把企業要做得更好,那更要適當地把所有權進行股份制改革,讓更多的人擁有所有權,讓每一個人都成為公司的老板,這樣的話企業的經營就會更加的健康,發展得更加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