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要生存發展,不可回避而必須面對的就是競爭:第一,人才的競爭;第二,優質服務的競爭;第三,市場份額的競爭;第四,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競爭。競爭就會有優勝劣汰產生,最殘酷的社會現實就是競爭,但人類必須面對,我們不努力提升自己,不斷地吸取新鮮血液,不斷地武裝自己,就會在歷史的長河中大浪淘沙,所以,時代的發展需要我們學習。
一、 為什么要學習?
1、 時代的發展需要我們學習,如果說優勝劣汰是競爭的必然產物,那么學習也就是競爭的附產物。
2、 學習能創造一切。讀書是學習,總結是學習,觀摩是學習,效仿同樣是學習,學習就是將別人先進的思想行為變為己有。知識來源于學習,財富、健康同樣來源于學習,學習是人的本能,學說話,學寫字,學唱歌等,人類在不斷地學習中,創造了奇跡,構成了五彩繽紛的世界。
3、 學無止境。孔子曰: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讀書是學習,學習能增長知識和才干,能陶冶情操,能提神素質,而人的一生在不斷地學習中,取得進步,在進步中不斷的學習,形成良性循環后,鑄造輝煌的一生。常言道:人活到老學到老,還有三分沒學到,可見,學無止境。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世上只有圣人,沒有完人,完人者,完蛋也。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但我們可以追求完美去不懈地努力學習,世界上最可怕的貧窮是頭腦的貧窮、知識的貧窮。聰穎的天賦、知識的富有,勤勞的進取是改變人生、鑄就事業的關鍵。
4、 培訓學習是企業文化建設的主體。與其說企業之間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不如說是企業文化的競爭。企業有了高水準的人才,但沒有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人才也是留不住的,一個遍及全球的跨國連鎖企業,它絕對是以優異的企業文化支撐企業蓬勃地發展,實體設在哪里,企業文化就復制到哪里,所以,企業要提高戰斗力和競爭力,獲取相應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就必須有優異而獨特的企業文化。而教育培訓的過程,就是營造企業文化的過程。
未來的公司: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培育成為一個具有高素質有優良的學風、作風和敬業精神的人才和服務隊伍。傾力打造成為具有極強的企業凝聚力和競爭力的規模化、規范化,獨樹一幟強有力的企業。看來,企業要求我們得更高,我們更要不斷學習,努力提升自己。
5、 學習能提高我們的素質境界,更好地體現生命價值。我們的父母為什么要送我們讀書,我們今天,為人父母,為什么要送子女讀書,并有望子成龍的思想呢?那就是,通過讀書逐步積累知識,變成有學問的人,而我們的看法、觀點就是與父輩不一樣,比他們要先進得多。高爾基說過,一個有力量的人、有學問的人,就是主人,其余所有的人都是客人(人世間匆匆過客)。我想,每個人都想變成主人,來主宰自己,主宰世界。不愿過客隨主變的日子。當一個人痛苦的時候,孤獨寂寞的時候、無助的時候、無力自拔陷入絕境的時候,若有意無意地讀到一本有關成功人士的書籍,他就會改變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重新振作起來,所以說知識就是力量,時常給自己充電,不斷地鞭策自己,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質境界,就能更好地為他人,為社會創造價值,而使自己的人生價值得到全面展示。
二、 學什么?
1、 學習先進的觀念、心態。重新塑造自我,時代的發展,世態的變遷,許多觀點、理念也在逐步更新,我們要追求卓越,要學習更新的觀念、理念,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人說,人生是一門藝術,生命就是自己的作品。那么我們不妨把人生創造成(生畫圖),隨著我們自身素質的不斷提高,為他人創造價值就會越大,我們的人生坐標上,財富空間占有率就會越大,也就是說,人生價值就會越大,環境能改變人,心態在不斷的發生變化,我們必須要修正心態,保持良好的心態,哪些是良好的心態呢?積極的心態、自信的心態、自強的心態、樂觀的心態、冷靜平和的心態、知足的心態、感恩的心態、急流勇退的心態、寬容的心態、歸零的心態、浪漫的心態、征服的心態、執著的心態。等等。良好的心態能成就人,相反,不良的心態則易摧毀人,那么,哪些又是不良的心態呢?悲觀的心態、消極的心態、浮躁的心態、貪婪的心態、貪圖享受的心態、自我封閉的心態、孤獨的心態、抑郁的心態、自卑的心態、猜疑的心態、殘暴的心態、逆反的心態、驕傲的心態、自大的心態等等,一個人有了正確的價值觀念和良好的心態,他定會有所成就。
2、 學規范、學標準、提升自我品位。規范包括觀念規范、品行規范、著裝規范、禮儀規范、環境規范、辦公室行為規范、紀律規范、工作流程規范,學習新的規范準則,就會塑造一個嶄新的自我,提升自己的品位,就有一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3、 學企業要求,適應生存。學懂企業宗旨、理念、精神、戰略,學透各項管理制度,掌握企業要求,適應生存。
4、 學他人之長,補己之短,追求完美。(學習理念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三、 怎樣學?
1、 心態歸零,培養謙虛好學的治學態度。(空杯與滿杯的治學故事),誰要認為他是天才,是被埋沒了的人才。誰就不易獲得知識,誰就會落伍。
2、 融會貫通,學有所得。只有把自己所學的知識完全消化、掌握、了解、吃透。變為己有才算有所得。否則只是照相機,只有拍攝的功能,不能播放,我們要成為攝像機(細咀嚼、品味才能品出味道。)
3、 跟著積極的人,成功的人學。(老虎由羊帶。羊由老虎帶的故事)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環境能改變人,跟著積極的人才會學到有價值的東西,否則。得到的全是消極的。
4、 循序漸進,學以致用。所學的知識,擁有的知識,不能得到運用,那這個人還不如一個機器人,知識的積累是靠點滴,只有不斷地學習不斷地運用,才能擁有積沙成丘的財富。
四、 學習不能間斷、停歇
培訓對于企業而言,是對人力資源這一核心資源進行開發的投入。企業培訓具有濃郁的企業文化特色,強調的是企業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注重的是員工思想觀念的調整和工作價值的改進,并以此為基礎建立和弘揚企業文化。
觀念決定成敗,心態決定苦與樂
故事:工地上砌磚的3個工人老太婆的兩個兒子①賣傘②染布
現代企業都強調“學習型組織”的觀點,學習型組織的特點就是維持企業的“再生力”,據美國教育機構統計,培訓是企業最有價值的一種投資,企業對培訓投入1美元,產出達3美元。
企業的成功,基于所有員工的成功;員工的成功,基于不斷學習與訓練,培訓能提高員工的技術能力,提高員工的操作熟練度,相應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培訓是實現人才儲備的重要手段,培訓能促進公司各部門的協調合作,培養團隊和整體作業精神,即,培訓是一種雙贏投資,不僅通過員工自覺性、積極性、創造性的提高而增加企業產出的效率和價值從而使企業受益,而且可以提高員工本人的素質和能力,也使員工受益,培訓的內涵是對員工潛在能力的開發,而不僅只是的補充和技能的訓練,其目的促進員工全面的充分的發展,提升工作能力,提高績效,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傳統的培訓過分注重一般員工的培訓而忽略管理者的培訓,這種觀念已不再適應市場經濟和知識經濟的要求,企業的發展能力更多地取決于管理者的素質。管理者所處的層次越高,其學習與培訓越重要、越迫切。因為只有高層管理者具備豐富的知識、開闊的視野、超前的眼光和創新的思維,才能形成正確的決策和思路,推動各部門工作順利開展。
學習的腳步不能稍有歇息,我們所賴以生存的知識、技能就和車子、房子一樣。會隨著歲月的流逝不斷折舊,這絕非危言聳聽。美國職業專家指出,現在職業半衰期越來越短,所有高薪者若不學習,無需5年就會變成低薪。當10個人中只有一個人擁有電腦初級證書時,他的優勢是明顯的,而當10個人中已有9個人擁有同一種證書時,那么原來的優勢便不復存在。我們每天都在和全國幾百萬人競爭同一崗位,若不提升自己的價值,增進自己的競爭優勢,學習新知識并在產業中學到新的技能,也就是說,如果你停止學習,那你將無法永遠保持優勢。
我們的知識對于所服務的機構而言是很有價值的,正因為如此,必須好好的自我監督,別讓自己的技能落在時代后頭。當你的工作進展順利的時候,要加倍地努力學習,當工作進展得不順利的時候,那就把學習的分量家中四倍吧,只有通過學習超越以往的表現,生命才會更有意義。
如果沉溺在對昔日以及現在表現的自滿當中,學習以及適應能力的發展便會受到阻礙,公司對于缺乏學習意愿的人是也有看法的,我們如果沒有定期充電,轉眼之間就會被時代淘汰(一個人只有步入了文軒連鎖店或上了英特網上時,就感覺到自己是何等渺小),公司固然能夠鼓勵你努力成長,但是最后還是要你自己刺激學習的意愿,才能夠吸收到所需的專業知識,你所具備的知識越豐富,你所具備的價值也就越高。
隨著知識、技能的折舊越來越快,公司更看重學習能力強的人,未來的職場競爭將不再是知識與專業技能的競爭,而是學習能力的競爭,一個人,要善于學習且樂于不斷學習,古人云“你的船要是有破洞,就花點時間補好它,否則,一處缺陷抵消了許多長處,功虧一簣,會失去很多成功的機會。”
培訓內容是否對口,只注重專業技能,什么觀念、心態,聽之無味、乏味。紀昌學箭,紀昌向飛衛學射箭,飛衛并沒有傳授他具備的射箭技巧,卻要求他必須學會盯住目標而眼睛不能眨動,他花了兩年的時間,練到錐子向眼睛刺來也不眨一下眼的功夫,然后,飛衛又進一步要求紀昌練眼力,瞄準時要達到將較小的東西能夠清晰的放大,就像在近處看到一樣,他又練了三年,終于能將虱子看成車輪一樣大,這時飛衛對紀昌說:“你可以下山了!”他輕易地張開弓,就把虱子一箭射穿了。“砍柴不誤磨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