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老師:“第三個時期,是2000年這十年,我把它叫做‘產品充足,渠道為王’的時期。”
張總:“這個時期不只是模仿與改良,在『營銷』上,更重視渠道的競爭,挾渠道以令天下,這是個渠道競賽時期,運用『人優我廉』的方式攻占市場,透過成本的降低,用更便宜的售價來搶占渠道。大賣場、網購渠道與直銷企業,在渠道成長到一定的規模后,就會引進更多的商品,并提高渠道的入場費來增加吧,同時抬高了供貨商或『生產』廠商的成本,降低了他們的利潤,同時便利了消費者,這就是當時可以兩頭得利頂層營銷思維?!?
徐老師:“是的,渠道為王時期,中介的供貨商與生產廠商的成本是被壓縮的,此時的資源分配效率與社會化分工有顯著的提升,社會上富起來的人增加,滿足了馬斯洛需求理論的第三層級,社交或炫耀的需求,就有市場空間。”
張總:「“企業的競爭力體現在銷售上,而銷售的競爭力又體現在渠道之上,本時期的老板多為『銷售』出身,熟悉渠道的運作方式,市場敏感度極高,反應速度極快。市場上『大魚吃小魚,快魚吃慢魚』的現象大行其道,為了加快擴大的速度,企業并購也在這時期開始興起,市場出現更多的細分,其中奢侈品牌在此時期有爆發式的成長?!?
徐老師:“這個時期國外的廠商,例如寶潔已經占據了整個零售終端,而中國的廠商則運用深度分銷與終端促銷的手段,在市場中突圍,隨著營銷方式的運用逐漸成熟,中國的民營企業開始大量的崛起。例如登康公司的冷酸靈牙膏,董事長鄧嶸先生向我說:‘面對世界級的對手,登康公司全體員工毫不畏懼,我們代表著這個時代中國人的自信、勇氣與智慧,我們已經在抗敏感牙膏品類中獲得第一的市占率,同時我們未來會在口腔產業中,成為品牌先鋒,在世界的品牌戰爭,替中國占有一個重要的品牌根據地?!@種身為中國人的自信,在鄧董事長身上表露無遺,在國際品牌列強入侵的競爭中存活,并且冷酸靈取得抗敏感牙膏細分品類中的冠軍,為民族品牌作了一個極佳的示范?!?
張總:“聽了這種企業家正能量成功的故事,我非常喜歡,他的自信讓我深受激勵?!?
徐老師:「是的,我的心情也是激動的,并且也對我有很大的激勵阿。」
張總:“這個時期快消品或是耐銷品的成功關鍵為何?能不能分析一下!”
徐老師:“無論是快消品或是耐銷品成功之道,也就是營銷的主戰場,是集中在面店的大小與渠道的多寡。例如,終端市場的占有率與產銷協調是這個時期的關鍵成功因素。”徐老師回憶到:“我在臺北大學的一位研究生導師,是知名的企管專家,同時也是臺灣多變量(管理科學)之父周文賢老師說:『產銷協調的意義就是在生產加上銷售的協調就一定會賺大錢。』他邊說會邊跺腳來加深我們學員的記憶?!?
圖三渠道為王期
徐老師:“第三個時期的圖形有了一些調整,你如何看圖三的曲線呢?”
張總:“技術與營銷的市場價值拉高了,生產的市場價值降低了。我的感覺是消費者的真正需求愈來愈被重視,技術的開發一定是有益于消費者,營銷也要針對消費者的利益,所有圖形的兩邊必須翹起來,生產的進入障礙降低,又受到渠道商的戰術性的打壓,毛利下滑,本期『生產』著重于如何降低成本,使得第三個時期的圖形看起來自然的就像在是一個微笑的符號。”
徐老師:“是的,2000年時期的產業鏈結構就是一個微笑的符號,臺灣計算機教父施振榮命名為『微笑曲線』,『技術與銷售』經營形態有相同的市場價值,『生產」』經營形態的企業群,受到渠道的壓縮,市場價值最低,并采取規模生產,追求量大,來降低成本。”
張總:“生產廠商的太過競爭,他們這時開始發現幫品牌廠商生產時,自已賺的卻不到他們的零頭,零售價是出廠價的十多倍,生產廠商非常不服氣也不平衡,但是非常的無奈!”
徐老師:“工廠做品牌的故事是喜憂參半,沒有品牌與渠道的產品是沒有明天的工廠,從工廠到品牌之路,首先是對內部文化的沖擊,內部的各個調整會花去很大的精力,再來是在市場上的刀光劍影中水土不服,還有摸清市場的樣子就已戰死沙場的有一堆。少數成功的也是摸著石頭過了生存期,跌跌撞撞的進入成長期,幸運的工廠打開了市場,建立知名度,面對未來他們仍然忐忑不安又充滿自信,這大概就是很多老板喜歡求神拜拜的原因吧!”
張總:“哈哈,我可沒有去拜,我也從來沒怕過。”
徐老師:“又不是在說你,你別對號入坐喔!在本期出現許多成功的營銷案例!”
張總:“是的,特別是營銷的發展速度上,我覺得出現了完整的體系,必須是整合性的營銷,我們看到王老吉(加多寶)的崛起,銷量超越了可口可樂,營銷上升到戰略等級,營銷必須整合資源、塑造形象、占領終端、創造效益與制定戰術與戰略!”
徐老師:“本期操作企業的復雜度提升,尤其在技術的核心是研發藍圖的規劃,營銷的核心是營銷戰略的規劃。本期成功的企業,對『賣點』的掌握,非常的精準。重視質量的穩定與品牌的傳播,渠道的布局與快速顧客回應,以消費者為中心,持續提供消費者需要的產品或服務,并且追求顧客滿意,本期頂層的商業設計是在整合營銷與降低成本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