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豪斯是1919年4月在德國魏瑪成=成立的一所設計學院,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為發展設計教育而建立的學院,這是一所試圖調和“藝術家和工業化的世界”的學校,是一系列為解決上個世紀遺留下來的建筑、工藝以及藝術問題最大膽且最具有創新精神的嘗試性學校之一。包豪斯經歷了三個時期:魏瑪時期(1914——1924)、徳紹時期(1925——1930)和柏林時期(1931——1933),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現代設計先驅的思想過程。包豪斯經歷過三任校長,格羅皮厄斯、漢尼斯·邁耶和密斯·凡·德·羅,因而形成了三個不同的發展階段。
1、包豪斯的創立者:沃爾特·格羅皮厄斯
沃爾特·格羅皮厄斯是第一代現代建筑經典大師之一,也是20世紀最重要的現代設計家、設計理論家和設計教育的奠基人,同時對家具設計有相當深入的研究。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沃爾特就是德國乃至世界著名的設計師了,其作品有:成名作——法古斯鞋楦廠設計,他與阿道夫·邁耶兩人獨出心裁地利用了剛才和玻璃代替了常規的承重墻,還完成了這個現代化工廠的室內設計和家具、用品設計,遠遠超過了那個時代的水準;其二人在1914年的工業同盟科隆展上還負責設計了一座小型的模型工廠,該建筑是一個多功能的綜合體,立面簡潔明快。大膽的設計理念,現代化的設計語匯和手法,使得這一設計立即得到了世界設計界的認同與贊賞。
1915年,魏瑪當局聘請了格羅皮厄斯為魏瑪工藝美術學校校長之職。格羅皮厄斯強調“藝術家、工業家和技術專家之間建立一種伙伴關系,根據時代精神把他們組織起來”,他還提倡在新的學校中加強學生與企業之間的聯系,使學生的作業同時是企業的項目和產品。在1919年格羅皮厄斯受命將美術學院與重新開張的工藝美術學院進行合并。格羅皮厄斯為學校起名為“國立包豪斯”(Des Staatliches Bauhaus),這個名字是格羅皮厄斯自己杜撰的。其中(bau)是德文建筑的意思,取自德語“bauen”(建筑物、房屋)一詞,并且它在德語里還會讓人產生其他的一些聯想,如中世紀時,泥瓦匠、建筑工人與裝潢師行會叫做Bauhutten,還有一種意思是“種植植物”,則有播種培育以及碩果累累之類的含義,這顯然正中格羅皮厄斯的下懷。
從格羅皮厄斯任包豪斯校長一職以來,只到1928年離職,他終日忙的焦頭爛額,應付管理,確保資金來源,處理關系,選拔教員和學生等等。此外還繼續操持著他的建筑設計項目。除了擔任校長一職外,從1921年起,格羅皮厄斯還掌管著新開的家具作坊。后來因政治原因,移民至美國,1938年,哈佛大學校董事會聘請他擔任建筑系主任。這樣,格羅皮厄斯在哈佛大學這個美國最高等學府再次開始了他的設計改革試驗,在美國促進和推動了現代建筑和設計思想的傳播,重新掀起國際主義風格的運動。
格羅皮厄斯對現代設計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和作用。他在現代立場時間定的,具有強烈的原則意識,即:設計是為社會服務,設計是解決問題的過程,而不是玩弄形式的手段。他強調團體合作精神,反對個人至上;要求形式和內容的統一,反對一流形式、二流功能的這種形式和內容不符合的設計方式。他堅持使用現代材料運用現代的建筑技術、標注化和批量化的生產方式,強調現代主義的基礎是工業化和都市化。
主題美學【唯吾院】創始人;
【軟裝智庫】主理人;
2015年度中國百強講師,
頂級軟裝認知思維培訓專家,
知乎專欄作家,
中國高智商協會終身會員,
資深設計師,策劃人,
中國互聯網裝飾季外聯主任,連續創業者.......
可關注知乎:【駱和】查看所有軟裝智庫專欄文章
可關注公眾號【唯吾院】查看主題美學的空間及物品展示
可關注百度百家【軟裝藝術智庫】查看軟裝行業數據及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