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近年來熱得發燙。很多國內外的大公司紛紛吹響了進軍智能家居市場的號角。然而,幾年過去了,大家似乎并沒有看到這個行業有太多的突破,拿起iPhone,告訴Siri幫你鎖門、關燈,這樣的日子似乎離我們依然還很遠。
問題到底出在哪兒? 行業里通用的說法是:智能家居市場缺乏一個統一的標準,目前各大廠商都還是各自為陣,都在力推自家的平臺。即便是蘋果,也難以突破家電等強勢玩家束起的“高閣”,地盤觀念讓智能家居變得更像“智能玩具”,并且單品價格通常還很高。
“標準之爭”爭什么
目前,智能家居公司大體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家電巨頭,如美的、格力、海爾、TCL等,其優勢是家電產品;第二類是外圍智能家居企業,大多是推一些智能家居單品,比如智能插座、智能燈泡、智能路由等;第三類則是互聯網巨頭,比如阿里、騰訊、百度、360、京東等,有著大量的互聯網用戶。
而在上述三類陣營中,家電廠商與互聯網廠商對智能家居的爭奪尤為激烈。
“智能家居不能脫離智能家電,家電是整個智能家居的重心,外圍智能家居企業無法深度切入家電智能化領域,也不可能為了進入這一市場,去做冰箱、電飯煲、電視機。
但從現在的發展狀況來看,家電廠商基本上都在推自己的智能家居系統,比如海爾、美的在玩超級平臺,可以理解的是,沒有人愿意讓自己的硬件白白成為互聯網公司的入口,為他人作嫁衣。但尷尬之處也在此,外圍設備的空缺讓智能家居“意義”變得狹窄,因為一家家電廠商不可能在短時間把什么事情都做了,比如說燈光智能化、窗簾智能化、安防智能化、環境智能化、家電影音智能化。
而對于互聯網廠商來說,優勢也許在平臺。
“現在互聯網公司通常的做法是,先布好一個平臺,希望有一家公司或者是假以時日所有的硬件能夠全部按照它的標準去玩,通過把所有的硬件整合起來變成一套超級系統,但是穩定性問題、時間問題,并不是短期就可以完成的。”沒有硬件的支持和接入,軟件的功能就無法實現。
即便是蘋果也沒能打破這兩大陣營之間的高墻。雖然去年已推出智能家居Home Kit,開發者只需要通過蘋果終端就能夠對全屋的智能設備進行遙控,但現在看來,除了單品價格奇高外,產品之間也沒有過多的聯系,這確實很難讓消費者提起興趣。
無論是智能化的單品,還是現有的智能家居平臺及系統,都只是停留在初級層面,僅能實現局部智能,與用戶所期待的智能家居仍有巨大落差。
能打破標準嗎?
有沒有一種方式可以繞過家電廠商,將散亂的智能家居產品一統江湖?尋找物與物之間連接的方式也許是一個路徑。
從技術手段來看,物體之間的連接之一是有線連接方式,比如通過網線將你的電腦接入互聯網或者通過同軸電纜將攝像機接入監控平臺等,其二是無線連接方式,比如你的手機可通過無線WiFi實現上網等。
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有線連接的優勢主要體現在穩定性、可靠性與傳輸速度上,但由于其采用了實體的連接方式,便利性與實用性是其致命傷。無線連接將會是未來智能家居發展的重要方向,其中主流的技術為三種——藍牙、WiFi與Zigbee。
“Zigbee最大的優勢在于組網方式非常靈活變通,它有星狀的、有網狀的、有束狀的,怎么樣的組網方式都行,這是第一。第二,Zigbee它有中繼功能,信號可以通過這個節點傳遞到下一個信號覆蓋范圍內的節點,然后依次傳遞下去,而且最多可支持65000個節點。這是目前其他無線技術所不具備的。此外Zigbee的能耗很低,而且Zigbee的安全性要比其他無線技術要好,本身Zigbee就是從美國軍方轉民用的一個技術,智能家居最關鍵的就是安全。當然智能家居要想變得智能,還必須要接入互聯網,所以WiFi這塊也是必不可少的。
而目前,小米等廠商在網關的解決方案上也選擇了Zigbee這種技術方式。
但“避開”家電巨頭也許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現在所有的家電要跟智能家居對接,如果不跟家電廠商合作的話,就是通過無線轉紅外。”目前中國的家電公司基本都是競爭關系,標準都是獨立封閉的。
以空調為例,國內和國際上的空調紅外編碼制度是不一樣的,國外空調所有的編碼都是全球開放的,用戶在互聯網一搜索,碼庫標準馬上全部出來。但是在中國基本都是各自保密的,不但做了保密,還做了加密,所以現在絕大多數的外圍智能家居廠商也都沒有空調的碼庫。
破局仍需協作
和家電的互通最終還是需要和家電廠商的合作,無線轉紅外是單向傳輸的,如果與家電廠合作,讓它們植入相關模塊的話,就可以實現雙向互通,在發出相關指令后,還能看到家電實時的參數狀態。
文章來源:廣東眾博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掃描二維碼即可了解“眾博論壇”更多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