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做好一生的投資安排
—————————————
不能指望靠“炒”發財,但你可以且必須做投資安排,而且是一生的投資安排。你可能覺得這是相互矛盾的,然而并不是。只有認清前者,才能開始后者。
必須做好一生的投資安排,是因為你的人生有與生俱來的周期,你會生老病死,如朝陽升起,如夕陽漸落。如果你想要安好地渡完這朝夕,就必須做好準備。
◇
假設你一生收入的總和,相當于現值的 1000 萬元,這些收入不會平均到一生中獲得,普通人的收入曲線是這樣的:
20 來歲開始工作,獲得收入,剛開始掙多少花多少,然后收入逐步上升,到 40、50 歲達到高峰,儲蓄增加,然后收入走平或走軟,于 60 多歲退休,用青壯期的積蓄維持退休后的生活水平。
大多數人的一生,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美國典型中產階級家庭的收入與支出總結算,就是把孩子送進大學,把自己養到死亡。期間教育、醫療、養老,把錢用得干干凈凈,全部消耗完畢。這也將會是中國家庭的典型軌跡。
在人生走上坡路的時候,你掙得多花得少,會有儲蓄。珍惜它,但不要得意。因為它更是責任,需要你好好相待,以便在你走下坡路掙得少花得多乃至只花不掙的時候,它能支撐得住你的人生。
卡內基說,“死時還是巨富是羞恥”,但這恐懼獨屬于巨富。大多數人的恐懼是人還沒死,錢花光了 —— 這才是人生第一大悲劇。
◇
你儲蓄的本質,就是延期消費。將現在不需要立即花掉的錢,轉為將來有需要時的消費能力。這有一個必須達到的要求:這些錢在將來的消費水平不低于即期的消費水平。
你把 100 塊錢存到 10 年后再花,期間通貨膨脹,如果到時它只能買到今天 50 塊錢買到的東西,那消費能力就被通脹侵蝕了 50%。而自從有了現代中央銀行,通脹就總是在發生,而通縮是異數 —— 印錢多容易呢?
不能戰勝通脹的儲蓄是沒有意義的,不如現在就花掉。市場不仁,人人皆為芻狗,它不關心你需要多少錢養老。你從年輕時開始儲蓄,投資持續終身,以期在暮年維持生活水平,惟一必須戰勝的就是通脹,其他都是可選項。
當然,現實會比這還要復雜和困難。下一代直到大學畢業為止的教育費用,越來越成為上一代人的普遍責任,在中國更被視為當然。對這些家庭來說,必須戰勝的還有高等教育費用的通脹,而這是一個更高的門檻。
要戰勝通脹,又不能指望炒股、匯、債、商品致富,那該怎么辦?
還好,放棄超額收益的幻想,并不意味著你只能無所作為。相反,跟阿爾法零和游戲不同,捕捉市場收益是另一種游戲。幸運的是,它是正和游戲。市場收益你必須抓住,也可能抓住,而這是你戰勝通脹的最好機會。
最后,出個思考題
——————————
某券商下的一個小營業部,2014 年 6 月到 2015 年 7 月一年中的客戶收益統計如下:
●資產量 500 萬以上,且進行過交易的帳戶有 73 個,其中,總體盈利的賬戶只有 12 個;
●資產量 100-500 萬,且進行過交易的帳戶有 389 個,總體盈利的賬戶只有 51 個;
●資產量 30-100 萬,且進行過交易的帳戶有 3089 個,總體盈利的賬戶只有 346 個。
上面是一位朋友拿到的數字。同期,上證指數從 2039 點漲到 4053 點,上漲幾乎一倍,標準的大牛市。
“七虧二平一賺”的股市箴言,如果在熊市成立就算了,為什么在大牛市中仍然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