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師之路十一(好講師就要這樣上:性感or感性?)
看到這個題目千萬不要想歪,決不是女講師穿著花哨的衣服上課博得學員眼球,而是討論老師在授課過程中課堂氛圍沉悶的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本質(zhì)是理性有余感性不足。
1.課堂上缺少感性
很多老師在課堂中無法抓住學員的注意力,內(nèi)容無法深入到學員的內(nèi)心世界中,是因為老師的感性能力不足,當老師的感性能力不足時,課程內(nèi)容就變得干巴巴,學員變得毫無興趣。
課堂上毫無感性元素的主要表現(xiàn)在:
(1)原理、技術講解過于抽象
(2)內(nèi)容,講定義、講概念枯燥
(3)無故事、案例等元素
由于沒有感性元素,課堂就變得枯燥乏味,學員表現(xiàn):
(1)開小差,看手機,說悄悄話。
(2)做自己手頭的工作。
(3)干脆找借口逃課。
因此課程中一旦缺少感性元素,是很危險,直接影響培訓效果。這樣的培訓是企業(yè)要不得的。
2.感性的價值
感性是課程中抓住學員注意力的唯一工具。講清楚理論要點是課程出發(fā)點。作為老師希望在課程中教給學員更多知識、更多理論、更多模型,但這些內(nèi)容在學員注意力集中的情況下講,才能被學員接受,而只有感性才能時時地抓住學員的注意力。
如果沒有感性,那也就意味著你的整個課堂就沒有效果;如果沒有感性,這堂課只會成為理論的輸出;如果沒有感性,永遠無法打開學員的思想大門。
因此一堂課程當中必須要有感性的元素,只有感性才能讓課程變得精彩,只有感性課程變得生動有趣,只有感性才能撬動學員內(nèi)在的改變。
3.周子淳老師感性演繹
案例:借用戲劇表達將感性發(fā)揮到極致
周子淳老師是具有中醫(yī)背景的講師,在授課過程中結構很清晰,內(nèi)容很詳實,學員評價有很多干貨,同時希望增加感性演繹。
周子淳老師多年前參加戲劇訓練營,使其感性演繹能力得到提升。后來,在培訓中經(jīng)常加入戲劇表達的方法,從而提升授課的感染力。
周子淳老師經(jīng)常在各種大會及論壇進行招商路演,用感性語言打動觀眾,通過生動的案例和栩栩如生的故事,觀眾時不時拿出紙巾擦拭臉上的眼淚,讓觀眾在感動中成長,在成長中感動。得到觀眾和學員們的好評,同時建立廣泛的社會影響力。
點評:
周子淳老師是筆者多年朋友,筆者見證了他的風格轉(zhuǎn)變和迭代。
以前周子淳老師課程中規(guī)中矩,能將課程內(nèi)容能講清楚、講明白,但講的不一定出彩。通過戲劇的學習與熏陶,感性能力得到全方位的升華。通過與自身能力的整合,課堂培訓取得顯著成效,帶動了學員的成長與進步,最終成為中國培訓界的名流。
四點啟示:
(1)老師在課堂中將內(nèi)容講明白,還是遠遠不夠的,增加感性元素,讓課程內(nèi)容變得更加的美麗生動,讓學員產(chǎn)生畫面感與質(zhì)感。
(2)老師要把自己的短板加以補足,如果一位老師只有某個長處遠遠不夠,改善短板培訓效果得到保障。
(3)老師將平時積累的親身事例換成課程中的案例,在課程中講自己的故事講身邊的案例,拉近老師與學員距離的同時,又增加了感性元素。比如筆者在藝術節(jié)表演,西部支教以及在課堂中發(fā)生的一些趣事兒拍成圖片,變成案例,在課堂中進行教學得到學員的好評。
(4)感性元素加在課程當中加以呈現(xiàn),增加老師的魅力指數(shù)并且獲得學員喜歡。學員認為該老師授課水平很高,比如像現(xiàn)在的俞凌雄,聶梟等老師在市場上獲得大量的粉絲,這和他們的感性語言是離不開的。
4.感性的標準
既然感性如此重要,并且課程中必須有感性的要素,課堂中感性標準有哪些呢?有以下要點:
(1)打通學員VAK通道(視聽觸覺),讓學員看到某個場景畫面感,聽到某個場景中的味道,聞到某個場景中的味道;
(2)讓學員感同身受場景中主角的心情和情感;
(3)讓學員跟隨講師講述場景走動
課程中做到感性比做到理性要難很多倍,可一旦做到了,要比做不到感性的老師快樂很多倍。感性是要靠學習和訓練的,要想快速提升,可以經(jīng)常組織一些詩詞大賽、講故事比賽等。
5.感性提升培訓效果
筆者采訪網(wǎng)紅級明星講師陳曉璐老師,她認為講師:
必須掌握感性元素在培訓課堂中運用能力;
必須掌握感性元素對培訓內(nèi)容的促動能力;
必須掌握感性元素對學員注意力影響能力。
講師應該將感性記在心中,必須在課堂前做好充分準備,必須在課堂中盡力呈現(xiàn),必須在課后不斷總結優(yōu)化。
結論:
一位好講師,必須是感性高手。當你不是感性高手時,學員對你的尊敬一定是你的歲數(shù)和職位,這種尊敬形不成內(nèi)心深處對老師的欣賞。當你是感性高手時,學員一定對你敬慕有加,關注你,支持你,成為你堅定的粉絲。
感性是培訓課堂的重要元素;
感性是啟動注意力重要手段;
感性是推動培訓效果加速器。
周錦弘
中國企業(yè)大學建設推動者,講師訓練與課程研發(fā)專家
上海培訓師互助會秘書長,陜西廣播電臺《人在職場》特邀嘉賓
阿里巴巴學院特聘TTT導師,國家電網(wǎng)講師技能大賽評委、輔導專家
企業(yè)人才梯隊建設項目咨詢師,《企業(yè)內(nèi)訓師隊伍建設項目》作者、版權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