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力經典課程
《100%執行的領導藝術》
【課程定位】
1、定位于團隊倦怠或“老兵現象”導致的執行力問題。
2、中高層管理人員。
【課程目標】
為經理人解決團隊倦怠或“老兵現象”,提升執行力提供思路和方法。
【課程特色】
1、從團隊倦怠和“老兵現象”出發。有人錯誤地認為“執行力是個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裝”,本課程則從企業遭遇到的團隊倦怠和“老兵現象”出發,通過聚焦執行力中的特定問題,使課程更有實效。
2、實戰。注重解決方法和實際操作;
3、結合。將國際企業的先進理念與方法與國有企業的管理背景相結合。
【常見問題】
出現不求上進、墨守成規、缺乏激情的“老兵現象“或“老油條現象”。
? 工作中推諉扯皮、責任心較差。
? 一些工作虎頭蛇尾,布置時轟轟烈烈,總結時不了了之。
? “種下龍種、收獲的卻是跳蚤”,工作常常出現偏差。
? 有令不行,有的問題強調多次,就是執行不下去。
? 有的問題屢教不改,多次強調和多次培訓效果不佳
? 做得不好,卻自我感覺良好,甚至振振有詞。
【課程設計】
1、品牌課程。本課程由章哲老師于2004年研發并開始授課,十年來,經歷了上千場公開課、內訓課上萬人次的檢驗和積累,是國內執行力課程中罕有的持續講授十年并為許多知名企業帶來理念震撼和行為改變的品牌課程之一。
2、創新。關于團隊倦怠和“老兵現象”導致的執行力低下,章哲老師的研究發現,關鍵不是員工不懂得執行的“道理”,而是沒有做好的“動力”即意愿。本課程創造性地從ABC分析法和強化理論出發,提出了“后果塑造行為”的思路和方法,并設計出一整套邏輯嚴密的課程模塊、針對中國企業的鮮活案例、簡單實用的解決方法和生動有趣的的教學方法。
課程設計
3、課時: 2天(每天6小時);
4、授課方式: 互動式(workshop)、行動學習、報告會,分別適合公開課和內訓課;
5、參訓人數: 內訓課每班不超過50人,公開課不限人數。
【課程大綱】
開場白:執行的漏斗——在上司與下屬之間
1、執行漏斗
2、問題定位——四象限分析
模塊一:行為不等式——ABC分析法
1、傳統分析法——問“為什么”
2、ABC分析法——問“后果如何”
3、案例:某公司提高執行力的努力效果不佳
4、練習:如何分析工作中的“推諉扯皮”現象?
5、ABC分析法的啟示
模塊二:100%執行——通過前因的途徑
1、前因的途徑——常見的問題
組織平臺
職業化平臺
價值觀平臺
溝通平臺
2、如何運用前因塑造期望的行為
模塊三:100%執行——通過后果的途徑1
1、塑造行為的四種方式
正強化
負強化
消退
懲罰
2、執行不力是如何發生的?
“比慢現象”
“比少現象”
“比傻現象”
“劣幣驅良幣現象”
“人情分現象”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現象”
“老好人現象”
“鞭打快牛現象”
3、強化理論的啟示
啟示一:后果塑造行為
啟示二:正強化塑造期望的行為
啟示三:改善懲戒
啟示四:消除負效應
模塊四:100%執行——通過后果的途徑2
1、改進一:后果塑造行為
案例分析:如何使下屬(每月、每周)按時交計劃書?
正效應措施與負效應措施
2、改進二:正強化塑造期望的行為
(1)正強化中常見的錯誤:
認識錯誤
相依性錯誤
延遲錯誤
頻率錯誤
(2)正強化與激勵的關系
案例分析:失敗的激勵
(3)正強化改進
專題1:正強化都有哪些方式?
專題2:制度性正強化
專題3:非制度性正強化
專題4:獎金方案
專題5:考核為什么失效?
專題6:正強化——以“評先進“為例
3、改進三:改善懲戒
火爐原理
情景懲戒
合法性原則
減少懲戒文化
懲戒的方法
4、改進四:消除負效應
拉伯福問題
組織中都有哪些負效應
案例分析:“負面清單法”
模塊四:管理的交易分析
1、為什么會管理問題?
2、從交易的角度看管理
3、管理的三個契約
勞動契約
績效契約
心理契約
專題分析:加班的分析
4、為什么不執行——“吃虧”分析
5、為什么不執行——“不公”分析
6、解決方法
案例分析:“周扒皮”是個“好老板”?
解決方法一:職責對話
解決方法二:績效反饋
解決方法三:述職或個人總結
案例分析:為什么許多公司的述職或個人總結方法是錯誤的?
解決方法四:心理契約管理
結束語:如愿以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