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管理 (部分)
Strategic Management
一、課程簡介
《戰略管理》系統介紹企業戰略管理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方法。課程彌補了實用技術與理論探討的分歧,它研究的是普遍性,卻能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因此被視為“應用理論”的典范。《戰略管理》課程旨在用嚴謹的定義與假設分析在日趨動蕩的經營環境下,企業和非營利組織應當如何根據實際情況做出理性的戰略決策,并回答了以下一些關鍵問題,即在動蕩環境中有哪些組織行為模式?哪些因素決定了行為差異?哪些因素導致了成功或失敗?哪些因素決定了行為模式的選擇?組織從一種模式轉變到另一種模式的過程是什么?
《戰略管理》課程共分五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導論。主要介紹企業戰略管理的基本概念、內涵、特點及過程,戰略管理的演進以及戰略管理的發展趨勢。第二部分為戰略分析,主要介紹企業內外部環境的構成及特征,介紹外部環境的分析方法,內部環境分析方法,價值鏈分析方法,SWOT分析方法等;在此基礎上進一步介紹企業資源理論、企業核心競爭力,動態能力理論,企業使命與戰略目標。第三部分為公司戰略分析。主要介紹公司層戰略、業務層戰略、收購與重組戰略;國際化戰略以及合作戰略。第四部分為戰略實施與控制。主要介紹公司治理;組織結構與戰略、組織變革與發展、組織學習、企業家行為、企業文化與戰略管理、戰略控制的模式、戰略控制的類型,以及戰略的持續改進。第五部分為戰略變革。分析了略管理面臨的主要挑戰;戰略變革的背景和意義;戰略變革的障礙與難點;戰略變革的流程及實施。通過課程學習,可使學生詳細了解有關企業戰略管理的全部工作內容,并更好地提高學生承擔企業戰略管理的能力。
二、預修課程
本課程是企業管理學科的一門必修專業課,它是建立在所有管理課程基礎上的一門綜合性課程。需要在先修《管理學》、《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等課程的基礎上學習本課程。
三、課程內容及學時分配
1. 戰略管理與戰略競爭力(4學時)
戰略的基本概念;企業戰略形成的兩種模式;超額利潤的行業組織模型(I/O model);超額利潤的資源基礎模型(RBV model);企業愿景和使命(Vision and Mission);戰略管理中的利益相關者(Stakeholders); 戰略管理過程。
2. 外部環境分析:競爭與機遇(2學時)
外部環境分類(總體環境,行業環境,競爭環境);總體環境的細分;PEST分析模型;行業環境分析;五力模型(Five-force model);戰略群組(Strategic group);關鍵成功要素分析(KSF);競爭對手分析;競爭性對抗模型;動態競爭和博弈論。
3. 內部環境分析:行動、資源和能力(4學時)
內部組織的分析;資源、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建立核心競爭力;價值創造的原理和戰略;價值鏈分析;外包(Outsourcing)的優勢與陷阱;競爭力、優勢、劣勢和戰略決策;SWOT分析;定量戰略計劃矩陣(QSPM矩陣)。
4. 業務層戰略(4學時)
業務層戰略的目的;業務層戰略的類型;成本領先戰略的適用條件、優勢及局限性;差異化戰略的適用條件、優勢及局限性;聚集戰略的適用條件、優勢及局限性。
5. 公司層戰略(4學時)
多元化的層次;多元化的原因;創造價值的多元化:相關約束型多元化和相關聯系型多元化;非相關多元化;價值不確定的多元化:動機與資源;降低價值的多元化:管理人員的多元化動機;
6. 收購與重組戰略(3學時)
合并和收購戰略;實施收購的原因;阻礙收購獲得成功的因素;有效的收購戰略;重組。
7. 國際化戰略(3學時)
國際化戰略的動力;鉆石模型(Diamond model);國際化戰略類型;國際市場進入模式的選擇;國際化的風險。
8. 合作戰略(2學時)
合作戰略主要類型;業務層合作戰略;公司層合作戰略;國際合作戰略;網絡合作戰略;合作戰略所帶來的競爭風險;對合作戰略的管理。
9. 戰略實施與控制(4學時)
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所有權集中;董事會;管理者報酬;公司控制權市場;國際公司治理;公司治理機制和倫理行為;戰略和結構的關系;戰略和組織結構的發展模式;平衡計分卡;戰略領導力(Strategic leadership)及其類型;高層管理者在公司的角色;管理者繼承與接替;關鍵戰略領導行動。
10. 戰略變革(2學時)
戰略管理面臨的主要挑戰(全球化的挑戰、技術創新的機遇、知識經濟的挑戰);戰略變革的背景和意義;戰略變革的障礙與難點;戰略變革的流程及實施。
四、教學方式及要求
采用講授和案例分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案例分析占整體學時的三分之一。本課程安排邀請國內戰略管理專家進行專題講座一到兩次。
本課程的案例分析列表:
案例1:凱瑪特——零售巨人的倒下
案例2:波音與空中客車:商用飛機生產的全球霸權之爭
案例3:現代汽車:質量上乘的汽車為什么沒有銷路
案例4:蘋果:用革新創造技術趨勢并保持競爭優勢
案例5:Zara:整合硬幣的兩面
案例6:家樂福和沃爾瑪:全球零售業主導地位之爭
案例7:谷歌的市場影響力是否強大到可以忽略外部壓力
案例8:麥當勞和麥咖啡計劃
案例9:IBM公司的合作戰略
案例10:可口可樂在中國的再次進入和成長戰略
案例11:富士施樂與施樂公司:扭轉的局勢
案例12:惠普-康柏合并的故事
案例13:實施平衡計分卡,促進公司學習——保時捷公司
案例14:寶潔公司的多元化戰略
案例15:戴姆勒—克萊斯勒:一樁失敗的合并案
案例16:華為:思科的中國對手
案例17:杰克?韋爾奇和杰弗里?伊梅爾特:通用電氣在戰略、風格和文化上的延續與改變
案例18:戴爾:從一家低成本的個人計算機制造商成長為一家創新型公司
根據教學目標設定的基本要求如下:
1. 戰略管理與戰略競爭力
基本要求:掌握戰略管理的本質,了解戰略管理是整合性管理理論,是企業最高層次的管理理論;戰略管理是企業高層管理人員最重要的活動和技能;戰略管理的目的是提高企業對外部環境的適應性,使企業做到可持續發展。理解戰略管理中的基本概念,戰略管理的特點,戰略管理的作用;對戰略分析、戰略選擇及評價、戰略實施及控制過程有深入了解。掌握影響戰略管理系統設計的因素、戰略管理系統設計的模式。理解戰略管理者的構成、戰略管理中責任的分配。
2. 外部環境分析:競爭與機遇
基本要求:掌握外部環境的分類、外部環境的特點、外部環境的度量;能夠對從政治法律因素、經濟因素、技術因素、社會因素等方面對宏觀環境進行分析;理解并運用五力模型進行產業競爭性分析,能夠對行業新加入者的威脅、縣有競爭者之間的競爭程度、替代產品的威脅、購買商討價還價的能力、供應商討價還價的能力進行合理系統的判斷;理解產業內部結構分析即戰略群組的概念及戰略群組間的競爭態勢;可以進行競爭對手分析,包括競爭對手的長遠目標、競爭對手的假設、競爭對手的現行戰略、競爭對手的能力的判斷。
3. 內部環境分析:行動、資源和能力
基本要求:理解企業資源及其分類、企業資源分析過程;能夠進行財務能力分析、營銷能力分析、生產能力分析、組織效能分析、企業文化分析;掌握企業核心能力的概念及判斷標準、企業核心能力分析的內容;熟練運用企業內部環境分析方法,價值鏈分析法。
4. 業務層戰略
基本要求:掌握基本業務層戰略;理解低成本戰略、差異化戰略、聚集戰略的形式、適用條件、技能和組織要求、風險和收益;能夠對不同產業結構下的競爭戰略選擇進行判斷,即分散型產業中的企業競爭戰略、新興產業中的企業競爭戰略、成熟產業中的企業競爭戰略、衰退產業中的競爭戰略選擇。
5. 公司層戰略
基本要求:理解多元化的層次和原因;能夠對多元化戰略的條件、有效性及風險進行分析。
6. 收購與重組戰略
基本要求:掌握合并和收購戰略的原因;理解阻礙收購獲得成功的因素;能夠判斷有效的收購戰略;理解重組戰略的必要性及風險。
7. 國際化戰略
基本要求:理解國際化戰略的動機;能夠運用鉆石模型;掌握國際化戰略類型及國際市場進入模式的選擇;能夠分析國際化戰略的風險。
8. 合作戰略
基本要求:掌握合作戰略主要類型;能夠區分業務層合作戰略與公司層合作戰略;理解合作戰略所帶來的競爭風險。
9. 戰略實施與控制
基本要求:理解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的必要性;掌握公司治理機制;明晰戰略和結構的關系;能夠運用平衡計分卡進行分析。
10. 戰略變革
基本要求:能夠分析戰略管理面臨的主要挑戰;理解戰略變革的背景和意義;掌握戰略變革的障礙與難點;熟悉戰略變革的流程。
五、考核辦法
本課程的期末考試方式為閉卷考試(但復雜公式不要求死記硬背)。
本課程考試設計主要在于考查學習者理解與掌握戰略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程度;考查學習者分析企業戰略現實問題的能力;考試設計基于教學內容,但又不局限于教學內容,適當關注當前企業發展中的戰略問題。不過,考卷中有85%以上的考題內容與平時教學內容緊密關聯。
本課程采取綜合評價的辦法??偡譃?00分,其中各指標如下:
出勤:10%。具體為:隨機點名時全勤者得10分,每缺勤一次減1分。
小組案例分析作業:10%。具體為:按時并按要求完成者得10分;過期并按要求完成者得6—9分;過期完成但未按要求完成者得1—5分;未完成者得0分。
課堂貢獻:10%。完成所指定的課堂發言者視質量得8—10分,課堂主動回答問題和提出問題者獎勵5分(每次1分,最多為5分)。
期末考試:70%。期末考試采取書面閉卷方式,考試時間為120分鐘。
六、參考資料
1. 邁克爾. A. 希特著,呂巍譯,MBA教材精品譯叢?戰略管理:競爭與全球化(概念)(原書第8版),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2. 弗雷德. R. 戴維,戰略管理:概念與案例(第11版)(清華MBA核心課程英文版教材),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3. 邁克爾?波特著,競爭戰略,華夏出版社,1997.
4. 邁克爾?波特著,競爭優勢,華夏出版社,1997.
5. 亨利?明茨伯格等著,戰略歷程:縱覽戰略管理學派,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6. 項保華,戰略管理,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
7. 周三多,鄒統釬著,戰略管理思想史,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