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鵬,劉華鵬講師,劉華鵬聯系方式,劉華鵬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54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掃一掃加我微信
    劉華鵬:如何讓企業深入參與公共服務
    2016-01-20 30453

        隨著民眾對公共服務需求的多樣化和不斷擴張,公共服務市場將產生大量商機。一方面,一些行政任務已經可以徹底去行政化還給市場,通過企業提供公共服務更能適應民眾的多樣化需求;另一方面,仍有許多基礎公共服務任務必須維持行政任務性質且又需利用市場資源來提供服務給付。

       中國于2004年提出將“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作為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首要目標。實踐中,政府逐漸意識到單純依靠行政資源和措施承擔公共服務的模式無法解決實踐中公共服務供給不足、發展不平衡、服務的規模和質量難以滿足民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需求之突出矛盾。

        放眼世界,上世紀90年代后,為精簡機構、削減行政成本、規制緩和等目的,各國都進行了政府改造,試圖導入民間活力與市場競爭原理,國家任務之履行漸次“由官至民”。其經驗證明,政府動員和利用市場資源,與市場主體形成“合作治理”機制,共同為人民提供公共服務,是重要的替代性策略之一。

      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指出:創新方式,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務,是惠及人民群眾、深化社會領域改革的重大措施。要放開市場準入,釋放改革紅利,凡社會能辦好的,盡可能交給社會力量承擔,加快形成改善公共服務的合力,有效解決一些領域公共服務產品短缺、質量和效率不高等問題,使群眾得到更多便利和實惠。

      實踐證明,通過引入企業參與公共服務,推行公平競爭、擇優選用,將廣泛集聚社會資源,形成多元并存、有序競爭、共同發展的公共服務供給格局,實現“合作治理”。

      企業成為公共服務領域中的

      重要伙伴角色

      企業參與公共服務,引入契約制度,不僅能夠明確接受服務者與服務提供者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而且可以透過接受服務者的選擇、競爭機制來提高滿意度,誘導社會公共服務更具效率和質量。借鑒國外的經驗,我國企業參與公共服務可分為組織層面的參與和行為層面的參與。

      企業從組織層面參與公共服務的實質是資金的合作,因此在公共服務的各個領域都可以開展,主要有公共服務機構的公辦民營、公私合營和民辦公助。

      公辦民營意指行政主體在一般行政組織體系之外,另行設立、承繼或將原公法組織改制成為私法形式之組織,實質上行政任務之屬性及公行政主體之任務責任卻維持不變,國有獨資企業即屬此類;公私合營是政府和民間資本共同出資設立市場化運作的企業來提供公共服務,也可通過國有企業股份出讓來實現;民營公助是政府通過給予企業一定的支持和扶助作用,抑或提供某些稅收優惠或某種運轉費用的優惠,以此來吸引民間資本投資公共服務。在三種不同的方式中,由于政府占有的股份不同,其對企業的控制權亦有不同,對公共服務目的的實現均有所影響。

      行為層面的參與,則包括行政委托、購買服務、行政許可和特許經營。行政委托,是指行政主體將其特定的公共服務委托企業來執行。實際上,也就是以“公共目的”的正當性為前提,將某些公共服務委托給企業來提供,委托主要以行政契約方式進行,適合仍需政府承擔公共服務的領域,在政府承擔責任的前提下委托企業來具體運作,如社會救助。

      購買服務是通過以合同由政府購買合適的企業提供之公共服務,通常以公開招標的方式進行,借助市場競爭將公共服務的成本壓低到合理水平,適合政府僅承擔資金責任的服務領域,如養老服務。

      行政許可模式下,提供公共服務的企業只要經過民政、工商、物價等行政部門的批準或許可,并接受他們一般性的監督即可,服務運作基本按照市場機制運作,如基本公共服務以外的領域。

      特許經營則不同,雖然也是企業以自己名義與服務接受者直接建立服務合同并據此收取服務費,但其權利與義務乃原以行政給付提供服務的政府以特許契約授予,其特許經營范圍、期限以及期限內雙方的各項權利義務,期滿的資產處置方式等都通過特許契約確定,從而使政府有一個監管的依據,如水、電等公用事業。

      除行政許可模式外,其余三種行為層面參與的方式都以契約的方式來展開。與一般的購買合同不同,公共服務契約以長期限和穩定收益來賦予企業較強的參與誘因,但過于長期的契約又會妨礙政府的主動性和公益目的的實現。因此在合同的變更和解除條件上,必須與普通的民事或行政合同有所差別。

      無論如何,企業儼然已成為政府在公共服務領域中的重要伙伴角色。與政府有所互動的企業多將其角色功能定位在“服務提供者”上,此種角色定位一方面意指企業是代替政府作為公共服務任務中財政支出的執行者,另一方面也意味著政府借由企業的力量,成為擴大公民社會服務需求的政府。而原本僅具有政策倡導功能的企業,在與政府合作后,其扮演的角色功能亦逐漸增加,除了有服務提供者的角色功能外,同時也開始扮演改革倡導者角色。

      企業參與公共服務三大原則

      企業參與能夠為公共服務職能的行使帶來技術革新、創造力、成本的節約、高質量和多樣性,也可以避免因強制、高壓的行政方式而造成政府與人民之間產生對抗,在實踐中已體現出優勢。但企業參與公共服務的領域、方式和深度,在實定法層面尚欠缺基本規范,主要依靠政策推進,缺少穩定性,以致影響參與公共服務的企業之權利主體地位。

      人民對公共服務需求的多樣化和不斷擴張帶來公共服務市場的大量商機。一方面,一些行政任務已經可以徹底去行政化還給市場,通過企業提供公共服務更能適應民眾的多樣化需求;另一方面,仍有許多基礎公共服務任務必須維持行政任務性質且又需利用市場資源來提供服務給付。

      兩者的劃分標準,我國一開始采用“重要性標準”,認為“提供重要公共產品和服務的行業”是國有經濟需要控制的行業和領域;其后又采用“基本需求標準”,提出“基本公共服務指建立在一定社會共識基礎上,由政府主導提供的,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階段相適應,旨在保障全體公民生存和發展基本需求的公共服務”。而進一步細化標準的則是在行業內部區分基礎性服務業務與競爭性業務:競爭性業務通常僅靠市場機制產生的商業利潤即可吸引企業參與競爭,提供更優質的服務;而基礎性服務業務商業化利潤較低,不能完全通過市場競爭產生的利潤來吸引企業參與服務,其典型如郵政法第18條規定的:“郵政普遍服務業務與競爭性業務應當分業經營”。

      必須要說明的是,企業參與公共服務范圍的劃定之首要意義在于市場部門已證實具備自己擔負重要給付之能力的領域排除政府干預;而即使必須維持行政任務性質的公共服務,國家仍可透過授權、委托、契約等方式交給企業參與執行,只是對企業的性質、參與方式和政府管制的程度等有著更高的標準和要求。

      引入企業參與公共服務,本質在于利用企業掌握的資源、人力、技術和經驗,并透過市場競爭機制提供優質高效的公共服務。不同的個案中,行政引入企業參與公共服務的裁量決定仍應受公法的一般原則拘束,以確保公益目的之維護。由于企業參與公共服務的領域和形式多樣,尚難以給出一個體系化的基本原則框架。但從國外的經驗來看,以下原則是值得考慮的。

      第一,公益維護原則。公共服務任務交給企業履行尚欠充分完善者,國家可補充性地參與同一任務之執行,這是調和市場機制與公共利益沖突時的重要工具。公共服務的存在價值涉及公民基本權利,無法單純以市場機制為唯一考量,需納入維護公共利益的公平、穩定、安全、低價等因素,因此國家得自己或要求企業采取適當的維護公益之措施。

      第二,效能原則。一個能夠增進人民福利的現代法治政府必然要求確保和提升效能,要求國家合理分配資源,以最優的投入達成特定公共服務的履行。引入企業的管理技術與市場化機制,即是提升效能的重要手段,政府在決定引入企業參與公共服務時必須采取切實措施確保服務效能提升之實效。

      第三,合作原則。政府不論是采用正面誘因抑或負面苛責方式,也不論容許企業參與的深度和方式如何,都是將自己的管制責任在一定程度上分配給企業,使企業在一定程度范圍內成為政府的合作伙伴,協助公共服務目的實現。更進一步,合作不僅局限于政府與企業在公共服務履行層面上的參與,還應擴展至公共服務目標實現各階段的分工與合作。

      對企業的逐利性進行有效約束

      企業參與公共服務任務固然有助于提高公共服務的實效性,但也存在侵害接受服務者權益的風險。

      其一,畢竟企業作為市場主體的唯一屬性是追逐經濟利益,在利潤的考量下,可能僅喜好提供高獲利的服務,而不愿經營不經濟(獲利不高)區域或領域的服務,這被稱為“吸脂”效應。其后果是導致不經濟區域或領域的人無法以同等的價格獲得同質的公共服務,而吸脂成功的企業會擠壓既有服務的提供者,迫使其放棄不經濟區域或領域的服務對象,造成維持均衡化服務供給的困難,導致公平、穩定等公益價值被破壞。

      其二,企業可以參與本質上具有行政權性質的公共服務,但傳統以公司法為核心的私法體系并不足以提供相應問責機制來保證企業行使公共權力能夠同樣符合憲法上的要求,從而導致公共服務職責可能擺脫公法拘束,產生所謂“遁入私法”之疑慮。

      其三,與政府不同,市場機制下的企業存在經營不善導致破產的可能性,從而侵害人民接受服務之權利。

      應對以上風險,亦需要企業與政府合作,厘清各自責任。從政府的角度,提供公共服務的職能轉移或委托民營企業承擔時,國家之任務并不因此而得脫卸。國家仍必須從事適當之監督及管理,擴展公法規范的適用領域,以確保民營企業所提供之物資、服務,其數量及品質皆能符合一定標準,并以公平機會提供給接受服務者。

      具體而言,國家應在參與公共服務提供之企業的選定上確保公平競爭,在將來制定行政程序法時,行政補貼、行政特許等手段的采用也應受到法的統制;采用標準管制、信息管制、價格管制等各種管制方式對企業參與行政任務進行監管,通過設定公共服務的標準、強制披露有關信息、政府定價等方式,使企業像行政機關那樣供公眾審查,在私人決策領域推行問責制;在民營企業履行公共服務任務之情形,倘若無法達成所預期之調控結果時,則接管責任作為責任類型,要求國家采取彌補手段,指定另外企業或自行承擔此公共服務之提供。

      從企業的角度,參與公共服務的企業有必要對企業治理結構和機制進行改革,增設相應機構以承接政府的監管職能,如標準制度部門、服務信息公開部門等;同時,改進服務提供的程序,容許民眾參與公共服務的全過程并接受監督。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m.transparencyisgood.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高清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久久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中文字幕|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韩国资源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14| 亚洲国产成人一区二区精品区| 国产成人高清视频一区二区| 动漫精品一区二区三区3d| 亚洲色偷偷偷网站色偷一区| 日本免费电影一区二区| 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中文字幕日本一区| 国产凹凸在线一区二区| 真实国产乱子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久久综合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国产福利91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站|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 少妇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视频 | 亚洲综合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成人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亚洲| 国产电影一区二区|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在线一区视频| 国精品无码A区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日本一区午夜艳熟免费|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2021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丶国产丶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国产午夜一区二区福利|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AV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电影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