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營銷不能“瞎玩”!
萬變不離其宗,企業做新媒體和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其他操作原理相似,一定要圍繞企業自己的資源去做,不要以為一個新事物隨便搞搞就可以搞出來。企業做新媒體的資源調配難度不亞于研發一款新產品,甚至要付出更多。
首先是人的問題。企業做新媒體不亞于做一條新的生產線,負責運營的人一定得是個靠譜的人,一方面要了解你的行業,你的企業;另一方面又要懂媒體,懂得如何把這幾方面結合起來,創造有價值的生產力。萬萬不可以為只要找個文員發發雞湯、行業新聞就完了,現在信息渠道多的是,還真不需要你這一碗。但是如果能提供有價值的信息,比如二次加工分析過的數據、新聞、行業報告等等。這就不一樣了,因為你創造了新的價值!并且這個價值是對別人有用的,這樣別人才會關注你,成為你的粉絲,甚至成為你的客戶。
其次是渠道的問題。在別人的渠道發布 還是在 你自己剪渠道,這是完全不同的感覺。當然這兩種渠道各有優劣:在別人的渠道,就要遵守別人的游戲規則,就像是我們在微博或者微信上面做運營,那就要嚴格按照騰訊和新浪公司制定的規則去做,會受到很多限制。但是好處是自己不需要花費很大的代價去做一個具有很強的傳播能力的平臺。只需要做好自己的內容就好了,當然,也需要自己去推廣和運營自己的帳號。其實這些大的平臺就像是一個一個的電視臺一樣,我們的每一個賬號就是一個頻道。如果自己建立一個電視臺,那么所要耗費的代價就會非常高。
APP這個東西現在一般不建議做了,除非是一個必須要用的工具。因為單獨做APP就像是自己搭建一個電視臺,成本非常高。當然,如果真的是不缺錢,不缺資源是可以做的。前幾天 IN 這個APP宣布拿到了幾個億的投資,這樣是真的不怕,第一有足夠的錢燒,第二創始人團隊本就是娛樂圈的,那怎么玩都可以。

劉華鵬老師在中糧集團講授互聯網+營銷模式創新
新媒體營銷的 “窮玩”與“富玩”
所謂的“窮”與“富”是相對而言的,也并沒有什么標準,企業自己量力而行。關鍵還是價值點的定位:如果企業就是在某個特定時期為了宣傳自己的產品,那就簡單了,找個靠譜的外腦和企業一起制定一下一定時間段內的營銷策劃,做好文案,規劃好推送節奏,再找一些靠譜的媒體發布渠道就可以。還有更加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把你的產品直接給一些“意見領袖”,讓他們幫你發個試用報告就可以了。當然,這個模式不一定適用于所有企業或者產品。
或者高管們把自己企業的文員拉到各種“圈子”或者“群”里面,每天發發雞湯、軟文,順便夾雜一些自己的小廣告;或著就直接提供有價值的內容給大一些的媒體渠道,借助于別人的資源發布自己的信息。
這些算是“窮玩”,就是不需要付出太大的成本,撒網式拼運氣,其實效果并不會很明顯。
“富玩”就比較講究了,甚至企業就完全組建一個新的媒體部門,認真地打造一個行業性的價值媒體,這就是大投入大產出的模式,這種模式產生的效果往往也是巨大的。就像是我們上面說的,要自己建一個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