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帶來的破壞式創新,已將破壞許多產業的生態,企業必須重新定義商務的價值,改變的關鍵不在于技術,而在于觀念的轉換,必須理解運用網絡效應形成解決方案,才能針對自身經營環節做出策略性的創新,以下10個思考,幫助企業培養未來商務力。
1.將數碼與實體的體驗連結在一起
O2O概念,不只是營銷,而是怎么相互滿足不同的體驗需求。真正挑戰的地方在于,必須整合到業務及產品端,進而利用信息去創造更多新的可能。巴西飛雅特設計了五臺車的虛擬門市,并安排12位戴著頭戴裝置解說員,通過直播方式,讓消費者不用到門市,就能在家輕松看車,線上看車滿意之后,再去實體門市進一步洽詢,轉換率超過60%,成功地實現另一種O2O的模式。
2.更有效率的接近消費者
當企業能夠增加更多的渠道,增加用戶的接觸與體驗感,消費者就愿意花更多時間與企業互動。迪士尼的“MyMagic+”整合了“MyDisneyExperience.com”網站及App、穿戴設備魔術手環“Magic Band”、以及現場快速通關系統,將原本的交易模式,進入到真正的互動模式。
3.把自己變成一個小而美的平臺,創造獲利藍海
在這個講究平臺力的時代,任何能夠連結供給和需求間的載體,都可以是一種平臺,透過參與者形成生態圈,共同對顧客創造價值。
劉華鵬老師在美的講授互聯網+新媒體創意營銷與推廣
4.建立生態圈,不賣產品賣服務
挖掘消費市場中的潛在網絡效應,會是轉型和獲利的關鍵,因此越來越多的企業接近成本的方式銷售智能硬件,并以此建構聯網平臺,在上面提供增值服務。比如Tesla 去年宣布了專利開放計劃,同時也推動太陽能充電站交換,目的是建立起未來的智慧充電電網系統,從載具、運算平臺、內容通路到到客戶服務,Tesla都已完成基礎布局,顯然Tesla創辦人馬斯克所想的,絕對不是賣車,以車聯網為基礎,而是賣出更多的服務!
5.用故事力讓消費者記住你
品牌力永遠是商務活動里面重要的一環,特別是在數字化環境里,資訊傳播速度快且多,如何讓消費者記得你、認同你挑戰越來越大,光是產品還不夠,企業必須在許多溝通層面上,透過說故事的能力,反映這個企業的價值與目標。
6.讓消費者玩出樂趣
消費者選擇越來越多,企業不只著眼價格,更要提供價值,從生活與情境出發,塑造感官體驗及思維認同,是未來商務的重要思維。阿姆斯特丹時尚學院在去年12月開始嘗試利用Google Cardboard, 推出VR虛擬商店,當使用者下載Android版本的App之后,就可體驗六個不同的店內場景,消費者不在店里面,也能體驗逛街的樂趣。
7.直接與消費者對話
隨著各種應用工具的發達,未來誰能直接跟消費者對話,誰就有機會搶得先機。Facebook宣布了企業用的Business Messager應用,讓企業與消費者可以在一對一對話視窗中,完成交易相關的接觸,讓企業商家不必導入獨立客服系統。
8.讓消費者自助
物聯網應用也將逐步落實,各界預期將帶動企業端的管理優化,其中,零售業者可以重新檢視零售流程,是否還有改進的空間,韓國SK電訊推出新的解決方案 Smart Shopper,這個結合了讀取條碼的智慧手持裝置、虛擬貨架與后臺資料庫,讓零售業者向無人化經營發展。
9.每個商家都要有線上支付系統
隨著消費者越來越習慣使用電子商務,商家必須很快地很可建置線上及行動支付系統,讓支付功能簡易內嵌并隨時連動,擴大消費場景。愛爾蘭兄弟所創辦的金流解決方案的公司Strip,就協助商家可以建置好金流系統,減少商家申請商業帳號和應付銀行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