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創業圈 導讀:華為在今年初時候,內部公布的收入目標是576億美元,相比2014年的460億美元凈增超過116億美元,增長規模超過25%。對于這個恐怖目標,華為用實際行動給出了更恐怖的答案,據悉目前華為已經提前完成了全年目標。
由于消費者BG的增長速度超過預期,這個激進的目標還會被打破。消費者BG總裁余承東透露因業績好、消費者BG收入目標從年初定的160億美元調高到200億美元。這樣整個華為集團年度目標超過616億美元。由于三大BG都紛紛報喜,預計都超過年初設定目標,整個集團收入或有望超過620億美元,相比去年增加超過160億美元,比中興整個集團(150多億美元)還要高!年度增長比例35%以上。
消費者BG總裁余承東透露因業績好、消費者BG收入目標從年初定的160億美元調高到200億美元。這樣整個華為集團年度目標超過616億美元。由于三大BG都紛紛報喜,預計都超過年初設定目標,整個集團收入或有望超過620億美元,比小米的總估值還要高(450億美元),相比去年增加超過160億美元,年度增長比例35%以上。
劉華鵬老師在山東德州地區企業家講授互聯網營銷
過去一年中,華為三大業務領域業績均獲得顯著增長,其中運營商業務收入達1921億元人民幣(310億美元),同比增長16.4%;企業業務收入達194億元人民幣(31億美元),同比增長27.3%;消費者業務收入達751億元人民幣(121億美元),同比增長32.6%。
華為認為,到2025年,全球聯接數預計將超過1000億,聯接就像空氣和水一樣,它終將融入到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無所不在。萬物互聯、大數據將驅動智能化的新工業革命,驅動傳統產業升級,重構新的工業文明和商業文明。產業創新焦點將從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遷移,未來將是一個更美好的全聯接世界,萬物互聯、隨時在線將成為新常態。
而華為所聚焦的管道行業將是支撐產業互聯網的關鍵,這一市場空間到2025年將達到4000億美元,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今年早些時候表示。
陳繁昌介紹說,在運營商業務領域,華為將通過軟件和服務創造更大價值,以準確定位實現戰略增長;在企業業務上,其可參與的市場空間到2018年將達到1500億美元,在該領域擁有強勁的競爭力和龐大潛力;消費者市場同樣快速增長,華為將不斷增強產品能力,并且持續擴展渠道。
根據官方聲明,華為的三大業務均保持了良好的態勢。其中,企業業務受益于云計算、敏捷網絡等主力產品和解決方案在全球智慧城市、金融、ISP等領域的廣泛應用,開始加速增長。以Mate 7、P8為代表的華為中高端手機和榮耀手機逐漸在市場上發力,由此,令消費者業務實現了有質量、可持續的增長。在運營商業務方面,中國4G網絡建設和全球網絡容量投資的持續提升,以及運營商數字化轉型驅動的ICT產業投資,保障了華為運營商業務持續而穩定的增長。
運營商業務是華為收入的最大來源,盡管4G網絡建設和未來的5G網絡建設為華為運營商業務發展提供了快速發展的可能,然4G與5G之間可能存在的空檔期會令華為在傳統的運營商業務方面遭遇發展的天花板,因此,華為需要發掘其它業務的潛力,以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
消費者業務和企業業務被華為寄予了厚望。不過剛剛開始步入正軌的企業業務并沒有為華為帶來太多的驚喜,倒是消費者業務的快速崛起遠超出了華為管理層的預期。此次,華為整體營收預期的增加與消費者業務的強勁增長有著緊密的聯系。就連一向以挑剔、高標準著稱的歐洲智能手機市場也已經被華為攻下。市場研究公司Kantar WorldpanelComTech發布的2015年第三季度數據顯示,華為手機在歐洲五大市場的份額已經由2014年的第六名躍居至第二名,其中高端手機份額占了很大比重,實現了國產品牌在國際中高端智能手機市場的突破。曾經的中華聯酷,變為了今日的華為一枝獨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