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創裝飾董事長孫威是一個狠人,狠的首先是價格。
實創十年前殺出北京家裝界,就靠一招“28800家裝搬回家”。孫威自己是造價工程師,當時算出28800這個價格,毛利率有20%,很興奮。廣告打出來后,發現犯了一個錯,忘記算人工成本了,結果毛利只有7%,是不賺錢的。但是,打爆市場,一年時間就讓實創從800萬的小公司,變成了過億的公司。
孫威現在的情況,就像他當年破壞別人一樣,也遇到互聯網的破壞者。年初,愛空間憑借699家裝套餐異軍突起,引發家裝行業巨變,敏銳的資本市場持續加碼家裝O2O,土巴兔、美家幫、齊家網獲得融資后展開擴張。
孫威也是微創新的學員,自2014年以來,孫威開啟了一個互聯網逆襲的模式,先改思維和組織架構。一開始大家對互聯網家裝不屑一顧,“只要強有力整合供應鏈,大型家裝公司都能達到愛空間水平”。為了擁抱互聯網,他甚至干掉了公司總裁,也把自己的董事長干掉,扁平化,成立項目組。
再改產品,實施價值鏈動刀。一開始,孫威認為傳統家裝的痛點是太復雜,因此把美式裝修直接精簡為紙牌屋風,把北歐風格直接精簡為宜家控,市場反響不錯。愛空間的699元/平米出來后,孫威發現自己動刀的還不夠狠。專門組建項目組,研發3個月,推出了一個互聯網家裝產品“688任性裝”,把價格干到688元/平米,工期干到10天、18天、28天。6月15日在28個城市共放出3000套名額,短短半個月成交2000套,簽單量比過去增長4倍。
2014年,實創收入是12億,2015年上半年,實創做到了10個億,下半年,孫威準備靠688這個產品干到30個億。
孫威說,現在一個禮拜的迭代速度,抵得上過去十年的速度。孫威的互聯網轉型遇到的最大敵人是誰?如何在價值鏈上兇狠動刀?
劉華鵬老師在清華大學授課
以下是實創裝飾CEO孫威的案例口述(未經本人審閱):
被愛空間逼出來的“688任性裝”
愛空間699家裝套餐剛推出時,我們內部不以為然,一是團隊陣容不夠豪華;二是產品,家裝行業的普遍看法是,只要強有力整合供應鏈,大型家裝公司都能達到愛空間水平,前提是不虧損。
后來,形勢急轉直下,愛空間訂單像火箭一般直線上升,震驚整個家裝行業。愛空間有兩點讓我們刮目相看:一是從實創出走愛空間的普通人才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比如設計師一個月最高簽30單;二是愛空間的用戶至上精神,他們完全用社交方式經營粉絲,一方面密切跟蹤用戶反饋,快速迭代產品,把用戶體驗做到極致,寧愿賠錢也讓用戶爽,另一方面借勢小米建立第一波粉絲圈,通過精心運營粉絲擴散口碑,擴大品牌影響力,持續保持0負向口碑的狀態。
相比之下,我們始終堅持不能賠錢的原則來服務用戶,結果出現一個可悲的數據:超過80%的用戶滿意,10%的用戶不滿意。恰恰這10%的用戶使我們口碑全無,前面努力付之一炬。
我思考互聯網至少兩年,去年11月,我學習金錯刀轉型課程后恍然大悟,盡管知道課程80%的內容,但沒有系統性串聯起來,各種知識碎片不足以讓實創改變。課程結束后,我集中公司50人去香山秘訓,把PPT內容連續復習兩天,使我意識到必須提高員工警覺意識。
經過近3個月前期準備,6月15日,我們正式推出“ 688任性裝”,內部稱為超低空飛行。
“688任性裝”是傳統家裝企業推出的第一個純互聯網化產品,用進口三層實木復合地板、進口涂料、全拋釉磚和科勒TOTO衛浴等打造近乎變態級別的主材配置,可以跟互聯網家裝的性能直接PK。同時,為了更高品質的追求,實創在工期設計上沒有跟風快,而是采用更加理性的28天標準工期,受到用戶追捧和青睞,比之前55天工期提速50%。
我們在全國28個城市共放出3000套名額,短短半個月成交2000套,簽單量比過去增長4倍,創造家裝行業簽單奇跡。預計下半年成交額將達到20億。其中,北京成交800套,外地拿下1200套,而且,用戶簽約交50%費用才能獲得排隊名額,目前訂單已被排到9月20日。
“688任性裝”剛剛開始,希望成為互聯網家裝的另一款爆品。
這款產品不賺錢,但我想聊聊我這兩年互聯網轉型的變化,從小動刀,到價值鏈動大刀。如果沒有動刀,這個“688任性裝”根本出不來,創始人親自推也出不來。
我在內部說,我們現在一個星期的產品迭代速度,相當于過去十年的速度。
第一把刀:砍掉官僚層級
去年10月,我花4天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學習組織行為學課程。此前我聽過7次組織行為學,對自己觸動不大,這一次聽完徹底傻掉。新加坡教授把組織類型分為兩類:一是官僚組織(中性詞,沒有貶義),二是自適應組織。
教授認為與用戶緊密聯系的服務型企業必須采取自組織,而實創是不折不扣的官僚組織。打造爆品的先決條件是組織架構改變,原有體制下根本不可能打造爆品。近半年以來,我們內部做出一個顛覆性改變:砍掉官僚體制,全面擁抱自組織。
組織架構變革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砍掉多余層級,投資人曾問我實創組織架構分為幾級,我直接回答九級,他們對服務行業九級決策表示無比驚訝,現在我把組織架構砍到三級:管理層、總監、員工。管理層由我與7個副總裁組成,彼此屬于平級關系,每個副總裁各管一攤,確保擁有足夠的決策權。
二是破除部門邊界,成立完整商品事業部,以小而美的項目制來運作,項目組之間橫向聯動。每個項目組不超過6人,采取組長副組長負責制,整個決策過程民主透明,組長需要服務組員,并與設計部、預算部、產品部、采購部等部門協調配合。員工身兼兩職,既在原有崗位上,又在項目組中,每位組員必須成為戰略家,跳出現有畫面觀察行業和自身,對項目做出實際貢獻。
項目組本身是對員工的一種激勵,員工擠破頭都想加入,項目組表現出色將獲得10萬獎金。“688任性裝”是由7個項目組歷時3個月打磨而成,戰略家的前期觀察落實到后續行動中,第一周羅列出200個用戶痛點,分類整理成6個核心痛點,按主次排序再聚焦為3大痛點:回扣、增項和延期。
通過整合供應鏈上下游各個環節,并羅列出工廠成本、運營成本等關鍵信息,我們在自組織形態下打造出家裝爆品。“688任性裝”推出至今,北京381個設計師和一線銷售在微信群中反饋、收集、整理、密集開會,產品完成11次迭代,過去10年產品調整速度不如現在一個星期快,只有自組織才具備這種殺傷力,如果組織架構不改變,即使打造爆品也很快被湮滅。
第二把刀:徹底改變交易結構
10年前,我們推出28800元、18天超級速裝套餐,很爆。我當時是造價工程師,裝修毛利至少達20%才能盈利,當時我算的毛利是20%,廣告鋪天蓋地打后我才發現忘加人工成本了,當時太興奮了,結果毛利下降到7%,完全不賺錢。但也陰差陽錯地成就一個家裝神話,盡管同行都在笑話我們虧損模式難以持續,但我切身感受到爆品的勁爆程度,用戶排長隊簽單,實創從一個年成交額800萬的小公司,快速成長為破億的大公司。
直到5年前,我們毛利才提升到20%,基本保證不賠不賺。近5年以來,隨著品牌和規模的擴大,我們逐漸向盈利靠攏,每年毛利上漲1%,上漲到25%才實現盈利。同時,高毛利意味著高阻力,簽單難度更大,我們只能采取高激勵的方式來促成簽單,高毛利高阻力高激勵的“三高”模式在家裝行業盛行,導致用戶口碑極差,陷入口碑差與高毛利的死胡同。
近半年以來,我們選擇回歸過去勁爆時期,徹底改變交易結構,交易結構恰恰是商業模式的核心。過去施工隊與我們七三分成,交易結構決定由施工隊容錯,無論項目是否盈利,我們都按固定比例拿走收益。作為敏感的生意人,工長自然不允許項目虧損,于是想方設法謀取利潤,施工隊憑借自身經驗忽悠用戶,比如恐嚇用戶不處理墻面的可能。
現在我們改變交易結構,變成施工隊拿走固定收益,由我們來容錯,施工隊的體驗完全改變。而合同中沒有明文規定。我們做交易結構的變化是把利潤百分百分給施工隊,與Uber給司機結算的方式相同。
原材料踩著成本定價,不斷降低運營成本,過去營銷費用、人工費、租金等運營成本總和接近30%,現在被嚴格控制在5%以內。低成本運營倒逼流程變革,努力提升簽單效率,倒逼我們通過高性價比爆品來驅動,“三高”模式進化為爆品模式。
過去設計師每月簽2單,現在飆升至每月15單,根本原因是拋棄過去為用戶提供諸多復雜選項,降低定制成分以提升整體效率。目前產品完全做到0利潤,隨著訂單持續穩定增長,運營成本得以下降,我們很快能實現盈利。
第三把刀:Social方式做粉絲圈
去年,我們在報紙、雜志等傳統媒體上投入6000萬廣告費,花大力氣舉辦大型推廣活動,占總成交額的5%,結果簽單量慘不忍睹。以報紙為例,我們至少與10家報紙合作,每家報紙廣告費3萬元,每家報紙只帶來1個咨詢電話。放在四五年前,一期報紙廣告能吸引幾十個電話,至少成交四五單,反觀在傳統媒體打廣告儼然成為笑料。
我發現我們身處Social大環境中,衣食住行全面Social化,實創也必須擁抱Social。
現在,我們完全以Social方式為主導,主要從兩方面發力:一是小微信群多對一溝通,一改過去內部信息烽火臺式傳遞方式,小微信群有利于施工各個環節人員及時知道用戶反饋,以最低成本幫助用戶解決問題,避免過去用戶到門店仍無解的尷尬。一旦進入Social方式,產品迭代由不得我們,微信群每天被大量信息刷屏。
二是開發App給用戶和施工監理使用,施工監理經過專業攝影培訓,把每天施工結點拍成視頻分享給用戶,并附上專人講解,用戶不用去現場即可查看施工進度和具體情況。我們認為要求用戶分享一定會遭致抵觸,只有展現產品自身魅力,才能觸發用戶分享意愿,進一步擴散產品口碑,用戶喜歡分享裝修真人秀視頻。
Social營銷給我們帶來巨大改變。“688任性裝”發布后,相關內容制作成H5頁面,在朋友圈廣泛傳播,2天閱讀量超過2萬。
從用戶反饋來看,我們明顯感覺到用戶認可Social方式。在與眾多用戶Social過程中,我曾遇到一次有趣的經歷,直接促成我們規則的改變。
一個天貓小二選擇“688任性裝”,90平米新房裝修花費12萬多,裝修完后他給天貓家裝總經理打電話,吐槽實創“688任性裝”虛假宣傳,天貓原本以為我們是神級產品,要求我們做出解釋。經過一番調研,我們發現,他吐槽的真正原因是自己的增項過多,眼中超了過去的預算。實際還是很劃算的,按他的增項, 90平米新房裝修至少花費16萬,用戶是得了便宜但也沒滿意,但說明設計有問題。
于是,我們緊急補充一個新規則:凡是增項超過10%訂單需要報集團完整商品事業部審批,增項超過20%拒絕接單。我們認為20%增項影響用戶口碑和施工效率,徹底告別因用戶投訴增項而口碑盡失的尷尬局面。
什么是傳統企業的聯網轉型的最大敵人?就是放棄,考驗著傳統企業是否敢放棄既得利益,只有敢放棄才能做到純粹,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