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內容參見:https://liuhuapeng.jiangshi.org
在收購駕校一點通后,闊綽的58同城再次出手,收購了安居客。在與趕集網對峙一年后,58同城加大了投資、收購的步伐。在公司內部年會上,姚勁波表示58同城將從信息服務快速轉向交易模式,認準了O2O、認準了交易。此前,姚勁波還拋出生活分類信息已死的言論。
顯然,58同城正全面放棄生活分類信息服務,豪賭O2O,并試圖通過戰略投資或并購的形式,加速轉型。在O2O概念大火,騰訊又是58同城股東的情況下,向O2O轉型的58同城前景似乎很美。就現狀而言,58同城已然迷失在并購的大道之上。
收購安居客,58同城意圖非常明顯,將房產信息業務模式,轉型為房產O2O,即向交易要利潤。一直以來,二手房和租房是58同城的經濟支柱,在樓市低迷的市場環境下,58同城必須尋找新的增長點。成立于2007年的安居客,除了涉足二手房交易和租房外,還有新房買賣平臺。收購安居客后,58同城在房產領域的業務,將涉足新房和二手房交易,以及租房交易過程。
此前,58同城在房產領域扮演了一個信息服務的角色。通過收購安居客,58同城的業務延伸至房產交易,這也是姚勁波倡導的交易模式。不過,從安居客的運營情況來看,安居客非但成就不了58同城房產轉型的O2O夢想,還有可能成為58同城業績上的包袱。
近年,安居客受到眾多中介的抵制,房源更新一度陷入僵局,房源信息的滯后和缺失,使得安居客流量大幅下滑,近50萬的房源信息全部被消失,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導致用戶的拋棄,流量大幅下滑。收購安居客并不能給58現有房產客戶帶來實質的效果。收購安居客,58同城還看中的是其線下資源。成立了八年的安居客,只覆蓋全國70個城市,與搜房、新浪樂居這樣的房產平臺相比,安居客的渠道資源是很弱的。
加之安居客被58同城收購后,以創始人和CEO為首的核心團隊全部離開,安居客就成了一個空殼子。既然這樣,58同城為何耗資2.67億美元收購?合理的解釋只有一個,通過并購給資本市場講故事,拉升股價。
未來,58同城在房產領域最大的挑戰不僅僅是與安居客的整合,更多的是來自對手的挑戰。在剛剛過去的一年里,房多多、房掌柜、好屋中國等地產中介都在向O2O轉型,并降低房產交易傭金。2015年初,搜房網在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成都5個城市開始測試“直客式”服務,通過其交易平臺匹配潛在購房者,買賣雙方達成交易后,收取成交金額0.5%的中介費。
隨后,德佑地產和鏈家地產同時宣布將正式合并,共同打造新鏈家平臺。兩家線下中介的合并,也是希望打造O2O平臺,去尋找線上的流量和客戶。與此同時,業內傳出58同城的老對手趕集已經和房多多等新模式代表達成戰略合作,深耕房產市場的消息。一旦趕集也出手,58同城與安居客在地產領域將被對手們重重包圍。
在新房銷售領域,安居客的優勢,也正被火爆的微信平臺削弱。據悉,不少地產商開始利用微信公眾帳號和CRM系統做營銷,安居客未能成功上市,也與此有一定的關系。五年前,地產市場火爆。以搜房、新浪樂居為代表的房產平臺賺了個盆滿缽盈。隨著房產市場的遇冷,傳統的房產平臺生存艱難。
相比之下,以Airbnb,以及螞蟻短租這樣的平臺卻火爆起來。追根溯源,以Airbnb為代表的短租平臺,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房子的空閑率,為房主創造了價值。再看58同城和安居客這樣以交易信息或交易傭金為盈利的平臺,為用戶創造的價值已經相當有限。所以,58同城與安居客的聯姻,更像是拉升股價下的倉促之合。
不難想象,如果58同城的房產O2O平臺沒有顛覆性的創新,其地產O2O平臺如何與搜房、房多多和鏈家這樣的平臺競爭?如果安居客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也不會淪落到賣身58同城的悲慘命運。
從收購駕校一點通,到收購安居客向O2O轉型,這意味著58同城已經放棄生活分類信息,這可謂是轉型過程中最大的風險。坦白說,58同城放棄生活分類信息服務,堅定不移的向O2O轉型,這步子邁得有點大,容易扯到蛋。快速向O2O轉型,會讓58同城核心競爭力瞬間瓦解,而前景不明的O2O會讓58同城面臨諸多未知的兇險。
不可否認,O2O概念很火,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在火爆的概念吸引之下,騰訊在向O2O轉型,萬達這樣的線下巨頭,也想在O2O領域分一杯羹。在千團大戰中殺出一片天地的美團,同樣鎖定了O2O為轉型目標。
在眾多企業紛紛涉水O2O的大潮之下,我們必須冷靜的思考一個問題:如何打造一個出色的O2O平臺呢?
萬達高舉電商大旗進軍O2O,結果是潰不成軍。于是,萬達與騰訊和百度聯手,再戰O2O,結果如何尚不得知。萬達電商戰略失敗,根源在于玩壞了O2O。據悉,萬達電商的玩法是,將線上平臺打造成為一個流量入口,然后引導網民線下消費,這可以說是當下O2O的通用玩法。
對于用戶而言,在萬達線下經營場所消費時本身就可以享受到一定的折扣優惠。上線O2O平臺后,萬達電商將電商優惠放在線上,引導用戶在萬達電商平臺注冊享受優惠。試問,將優惠策略由線下店面轉移到平臺上,這就是電商的價值嗎?而且,將優惠策略轉移到線下平臺后,要增加大筆成本。正因于此,萬達電商在燒錢數億后未見業績。
眼下,58同城通過戰略投資或收購來勾勒的O2O商業雛形,也沒有逃脫“多此一舉”的垢病。以收購駕校一點通這一案例來說,58同城有流量,有用戶,駕校一點通在線下有各地的駕校資源,這好像是天作之合。
對此,58同城公關總監宋曉曦接受央廣經濟之聲《天下公司》欄目采訪時稱:58同城圍繞車主在汽車O2O全鏈條的進一步完善,以駕校一點通為起點,包含從報名、學車、拿本、陪練、服務、拍賣、銷售等全鏈條業務。
事實上,駕校一點通目前是一家與58同城類似的信息服務網站,為用戶提供各地駕校信息,以及科目一模擬考試等服務。從模式上來看,駕校一點通仍屬于一個信息服務平臺,雖然掌握了各地駕校的信息,但并沒有與駕校達成嘗試的合作。
按照58同城的規劃,要想構建報名、學車、拿本等全鏈條業務,必須有駕校、車管所、4S店等豐富的線下資源。問題來了,駕校一點通和58同城都沒有掌控豐富的線下資源,這個汽車O2O全鏈條注定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仍然是一個在線下信息服務的平臺,而非一個真正的O2O平臺。
從理論上來看,58同城在汽車O2O和房產O2O的布局并無不妥。考慮到市場競爭,以及O2O行業并沒有成功者這些因素,58同城借助投資、并購的轉型夢成功機率并不大。一味瘋狂并購,不如做專某一個行業,再去擴張。眼下的58同城,儼然已經迷失在一味炒作概念玩并購轉型的賭徒思維中。
更多精彩內容參見:https://liuhuapeng.jiangsh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