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麥當勞、Uber、索尼影業等公司的CEO將遭遇嚴峻的挑戰。頹勢盡顯的經營狀況、糟糕的聲譽、維權投資者提出的拆分要求,注定要讓他們如坐針氈。
新年意味著新的開始,不過對《財富》500強企業和其他一些公司的首席執行官而言,2015年更像是一個高壓鍋,他們為扭轉企業頹勢或修復受損品牌形象所做的嘗試,都將受到嚴峻的考驗。
盧英德——百事可樂公司
2014年,維權投資者尼爾森?佩爾茲的特里安基金管理公司一直呼吁百事可樂公司一分為二,這一呼聲讓這家飲料和快餐公司的首席執行官盧英德如坐針氈。盧英德則認為,在這個競爭激烈的零售市場,保持單一身份對百事公司更為有利,優于預期的第三季度業績也佐證了她的觀點。然而,不斷變化的消費者飲食習慣促使百事公司押下重注,以贏得眼光更加敏銳的公眾的青睞。盧英德在12月表示:“我們正在嘗試許多新的想法。”
唐?湯普森——麥當勞
在這家快餐巨頭第三季度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自2012年起擔任首席執行官的唐?湯普森表示,連鎖餐廳的業績“沒有達到我們的期望”。其實這只是輕描淡寫的說法。麥當勞最新的收益報告顯示,美國的同店銷售額連續四個季度下滑,總體利潤下降了30%。明年或許將證明湯普森提議的解決方案——可定制化的漢堡平臺、分區域確定菜單和數字領域投資——能否取得效果。
特拉維斯?卡蘭尼克——Uber
2014年底,一連串爭議事件使得打車服務商Uber成為千夫所指的對象。首先,該公司一位高管揚言要報復批評Uber的媒體人。緊接著又有消息稱,在印度新德里,一名使用Uber服務的司機涉嫌強暴女乘客。而在悉尼人質危機期間,該應用的“峰值定價”更是激起了眾怒。此外,Uber之前就長期遭受批評,稱他們罔顧乘客安全,還克扣司機的報酬。毫無疑問,Uber的財務狀況非常健康——該公司的估值高達400億美元之巨——但首席執行官特拉維斯?卡蘭尼克需要在2015年修復該公司糟糕的社會聲譽。
邁克爾?林頓——索尼影視娛樂公司
在2014年底,沒有哪家公司遭遇的媒體風暴像索尼影視娛樂公司這般猛烈,而且這場風暴仍在影響著該公司。這家電影公司在11月遭遇的網絡被黑事件引發了一系列危機:員工的敏感信息泄露、索尼高管的爭議郵件被公布、奧巴馬譴責索尼取消《刺殺金正恩》的上映計劃、電影界大佬指責索尼沒有維護言論自由。12月23日,索尼改變了主意,宣布《刺殺金正恩》將于圣誕節當天在為數不多的影院公映。這些爭議都堆在首席執行官邁克爾?林頓面前,他需要在2015年承擔起收拾殘局的重任。
羅睿蘭——IBM
《財富》前不久刊文報道了IBM的最新收益情況,文章的標題足以說明了一切——《羅睿蘭的糟心時光》。這篇刊發于10月份的文章顯示,IBM的業績比預期的還要差:連續第十個季度收入下滑,營業收益同比下降10%。如此糟糕的業績,使得該公司正在進行的緩慢但非常積極的轉型黯然失色——IBM正致力于剝離表現不佳的部門,大舉投資移動、云和認知計算領域。2015年,這位《財富》最具影響力女性能否引領該公司順利轉型,不再出現任何重大差池?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梅格?惠特曼——惠普
近幾年來,“轉變”這個詞一直與惠普和該公司首席執行官梅格?惠特曼聯系在一起。這家公司正嘗試著跟上科技發展的步伐,這一方針在2015年也不會有所改變。今年10月,惠普宣布該公司將一分為二,電腦和打印機業務組成一個公司,而另一家公司則專注于企業硬件和服務業務。惠特曼表示,拆分有助于這兩個新公司更快地應對行業的變化。也許明年將證明她是對的。
瑪麗莎?梅耶爾——雅虎
自2012年執掌雅虎以來,首席執行官瑪麗莎?梅耶爾就不斷地改變著公司的產品,同時還投資了許多初創公司——尤其是微博客Tumblr——并雇傭了凱蒂?庫瑞克等鼎鼎有名的記者。迄今為止,這些舉動都未能讓這家互聯網公司重振旗鼓,反而還促使維權投資公司Starboard Value LP提出拆分或出售雅虎的要求。仿佛扭轉公司局勢的壓力還不夠似的,梅耶爾如今又從阿里巴巴的首次公開募股中獲得了大量現金。現在所有的目光都注視著她的下一個動作。
(來源:財富中文網,譯者:嚴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