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海立電器精益KPO改善周導師訓練營說起
如何實現裂變式的精益改善和人才培育?
一點都不難,精益裂變,人不在多,有K則靈!
推行精益,談全員參與是一個偽命題!不如先從“半員參與“吧!
如果企業的中高層本身都不了解精益精通精益,此時過多地推崇全員參與,發動基層員工在內的人全員參與,強調合理化建議或提案改善文化,這可能恰恰就是企業中高層對參與改善的的偷懶行為!
可不是嗎?在中層骨干和工程師們成為精益改善的專家之前,所謂的全員參與只是一頭沒有技能的莽夫,雖然也能產生一些合理化建議或提案改善,然而任何沒有專業指導的改善活動,最終都是一種無法持久的過眼煙云。
只有把中層骨干或工程師訓練成精通改善技能的專家,才能做出專業的、系統的改善,才能有效的指導員工改善,才能通過眾多專業的改善帶動全員的改善技能。與其虛假地宣傳全員參與的感動,不如從“半員參與”開始,先讓中層骨干或工程師踏踏實實地參與進來,先把這批人訓練成精益專家。
而改善周,恰恰就是半員參與的一種有效模式!
在改善周過程中最為關鍵的一個人,這個人,他的專業程度、他的組織能力、他的技術深度、他的資源調配等多方面的要求,直接決定了一個改善周成敗與否。他是誰呢?這個人就是KPO(Kaizen Promotion Officer),改善周導師或改善周教練。
好的改善周導師是成功的一半!對改善周而言,改善周導師如同電影的總導演,承擔著培訓老師、技術教練和活動導演三位一體的作用。作為改善周KPO,他首先必須是一個優秀的培訓師,能夠把精益的知識和技術講述清楚,同時,KPO要精通精益的理念、工作和方法,就像一個足球教練一樣,他既要懂足球的腳法,又要懂比賽的戰術,能夠手把手的指導團隊完成規定動作。更重要的是,他要有能力帶領改善周團隊達成改善周目標。一個好的改善周導師對改善周的結果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為了改善周的成功,企業應該謹慎選擇好每一次改善周的引導師!
改善周導師可以是外部聘請的專業顧問,也可能是內部訓練的KPO。但無論是外部顧問還是內部教練,我們都切記一點:千萬不要草率安排未經過訓練合格的KPO去承擔改善周導師(內部顧問)的角色,那樣會產生破壞性的影響!試想想,一個粗制濫造的改善周,會給團隊什么感覺呢?試想想,參加過一次改善周,他可能領會了70%,如果他草率的組織改善周,再傳遞下去的就可能是50%,而后面的團隊,能領會的,就可能只有30%了。你看看,這樣草率的改善周,給后續的推廣和普及會帶來什么樣的負面后果呢?如果是內部教練,在他真正帶領改善周之前,必須接受“KPO內部導師”的系統訓練并達到合格。
上海海立電器的高管們顯然非常清楚KPO之于改善文化和績效突破的價值。在4月25-30日,精心挑選了一批內部骨干,作為公司第一批改善周的導師訓練對象,專門聘請中國精益改善周奠基人余偉輝老師,實施一周的“KPO改善周導師訓練營“。
什么是《KPO訓練營》呢?這是一種專門針對改善周教練的訓練營,通過一周的集中訓練,把改善周的套路方法和實施技巧傳遞給未來的KPO,使未來的KPO能夠獨立主導改善活動。一個完整的KPO訓練營,可以達到以下的效果:
第一, 通過全面系統的培訓,結合聽講、教材編寫和現場演講三大教學環節,使學員全面、深入的掌握精益生產的理念、工具和方法,結合企業現場改善的課程實踐,掌握精益推進的思路、流程和方法,掌握精益項目管理的要素及技巧。作為最有價值的輸出之一,團隊將制定企業內部標準的培訓教材。
第二, 明確KPO的作用和責任,制定公司精益戰略,學習精益變革技巧,領導公司進行精益變革。KPO能有效地對改善活動(改善周)進行計劃、組織、開展和維持。作為KPO訓練營第二個關鍵的輸出,就是要制定未來KPO的改善周實施計劃。
第三, 是要讓KPO明白什么是精益文化,如何變革文化,對改善周模式和精益文化進行管理。因為在改善周推進的過程中,肯定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那么,我們要教會KPO如何面對和處理這些問題,以便打造改善周文化。
第四, 是傳授改善周的組織方法、套路、技巧。訓練營導師余偉輝老師手把手教會KPO們如何組織改善周活動,如何設計改善周每一天的工作任務,如何保障改善周整個過程的順利開展,等等,這些改善周的操作細節,是KPO訓練營的核心所在。
第五, 通過課程實踐,學員將知識轉化成技能,為企業訓練內部精益改善管理的專家—KPO,培養企業持續改善的骨干人才。 培訓結束后,通過嚴格的KPO訓練考核,頒發《精益KPO》證書。
一個典型的KPO訓練營也是五天,這五天的訓練內容,主要由五大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是KPO必備基礎,精益JIT現場改善之理念、工具與方法系統認知。此部分主要學習“精益JIT現場產線優化”的理念、工具與方法,是KPO組織“JIT改善周”第一天的培訓內容,是KPO必備掌握的精益方法。針對這部分知識,訓練營過程中,要進行內部課件開發,課堂演練,共同優化,確保每一個人理解每一個知識點,并能較好的講述。
第二部分是KPO延伸應用,從精益生產到精益管理的全面改善應用:這一部分內容是是精益知識的拓展和深入,如果要做一名合格的或者優秀KPO,你不能僅僅知道一些精益簡單的認識,必須要全面掌握的精益生產應用與改善內容,除了前期基礎的產線JIT布局改善之外,還要系統學習精益改善的廣度和深度,實現對精益從點到面的認知。包括:精益自動化或LCIA簡便自動化的實踐與應用、精益PMC計劃與物控實踐與應用、精益辦公業務流程改善、精益生產與TOC瓶頸管理、精益管理與信息化技術的結合精益生產與新工藝、新技術的系統改善等。這些內容,你不一定需要在培訓的第1天講,但作為一個資深的KPO,你必須了解。
第三部分是KPO改善能力轉化,重點是精益改善周的運作模式、組織與管理。這個環節是要綜合介紹“改善周”的運作模式、組織方法與項目管理要素,包括如何組建團隊,如何確保團隊全職參加,如何制定改善周的日程計劃等,這些技巧和方法,是KPO必須精通的改善組織形式。
第四部分是KPO使命的提升,重點是成功實施精益變革的策略與方法體系。KPO不僅僅要學會組織“改善周”,更重要的是,作為企業改善的倡導者與先鋒隊,要在企業內部全面、系統、有效的推進精益戰略,再塑企業的核心力。這一部分是要訓練KPO,學會如何成功在企業全面推進精益改善活動,如何構建企業的精益生產體系與管理模式。
第五部分是KPO素養提升,重點是KPO與精益倡導者角色認知與素養塑造。一個優秀的KPO,應該具備哪方面的意識、素質和行為模式呢?作為企業的改善推動部門,應該如何建立有效的改善組織架構呢?面對各種問題和困難,KPO應該如何應對和解決呢?
第六部分是學以致用,培訓結束后,將安排KPO制定學以致用的計劃,一般來講,包括以下幾方面的輸出:
■ 首先是改善周教材標準化,經過訓練營期間大家的共同開發,開成以后KPO在內部培訓共同使用的標準PPT。
■ 制定KPO組織精益內部培訓,為了提高KPO的培訓能力,要求KPO在訓練營之后,要作為內訓師的角色,組織在內部進行精益培訓,制定內訓計劃。
■ 制定工廠未來的《改善周行動計劃》,每個KPO在6個月內組織2個以上的改善周活動,以10個學員為計,共開展20個改善周,形成全面展開精益改善的模式與文化。產生改善周人才復制和改善周活動數量的裂變效果。
改善周導師承擔著培訓老師、技術教練、活動導演三位一體的關鍵作用。很多KPO可能是一個優秀的管理者、改善周組長或活動導演,但不一定是一個合格的改善周導師。相對其它角色,改善周導師除了要做好技術教練之外,還要具備另一種非常重要獨立技能:培訓師的技能。
要做好培訓師的角色,有三方面的要求,一是要精通精益的知識,二是精通改善周的流程,三是要具備培訓師的一些基本的培訓技巧。否則很難勝任好第一天的培訓工作。如果第一天的培訓工作不能達到效果,會給后續的改善帶來極大的隱患和風險。一方面不能通過培訓達到團隊破冰的作用,這是最大的風險。另一方面,團隊對改善工具的理解不到位也會影響后續正確的改善作業。如果你是改善周成員,你能想象一下,經過第一天糟糕的培訓后,你會帶著什么樣的態度和情緒去開展后續的改善工作嗎?
最后,千叮囑,萬叮囑:
千萬不要草率的安排未經訓練合格的人去承擔改善周導師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