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思達精益改善周KPO訓練營
-----------------------------------------------------------------------------------
早鳥指數: ★★★★★
-----------------------------------------------------------------------------------
改善周雖好,不要貪杯哦!
毫無疑問,企業管理層一旦體驗一個成功的改善周后,勢必會為被善周的突破性改善模式所震憾!這種震憾的沖擊很快會轉化成對改善周的推崇和熱衷。
當改善周在企業逐步展開時,企業為了盡快普及改善周,或者為了節省外聘專家的成本,可能會草率地安排一些并不能勝任的內部人員充當改善周導師角色。這是非常危險的做法。
有些企業的領導們,可能會指示快速復制和推廣改善周的做法。也有可能是改善的主管部門,為了彰顯引進、消化、吸收和應用的能力而創造績效。于是乎,后面的做法,我們可以想象到的:在短時間之內,逼著內部的人,甚至只參加過一次改善周的人,連改善周流程都還沒搞清楚的人,風風火火地自己搞了大量粗制濫造的“改善周”。這種結果是可想而知的,未經訓練合格的人對精益的理解和改善周的套路并不完全了解,反而會砸掉改善周的套路和牌子,一個粗制濫造的低質量的改善周反而是一種傷害,輸出不好且不說,對改善周套路的不熟悉會傷害團隊的激情和信念。
珠海納思達的改善主導部門,當然是深詣此理。
正如IE部門田總監所說“余老師,看了你的《改善周實戰指南》,反而覺得自己底氣不足了!”,
我問“為什么呢?”
他說“書看了,發現還得請你啊,擔心自己效果不好!”
沒錯,適當的敬畏是必須的。
改善周并不是多么高深的技術,但如果缺乏對改善周基本的敬畏的話,如果簡單地認為誰都可以組織改善周的話,那樣的認知可能是比較膚淺的。
我告訴他“只有訓練合格的KPO才能引導出卓越的改善周。一定要讓經過訓練合格的KPO去承擔改善周導師(內部顧問)的角色。優秀的改善周導師需要高質量的系統訓練。那么,如何訓練一個合格的改善周導師呢?其中一個重要渠道就是參加系統的KPO訓練營。”
KPO—Kaizen Promotion Officer可以理解為改善推進執行官、改善周導師(Facilitator)或改善周教練(Coach)。在改善周的整個活動過程中,最為關鍵的角色就是改善周導師,他相當于拍電影的導演,是整個改善周的第一專家、總規劃師和技術指導人,可以客觀地說,好的改善周導師是成功的另一半!
KPO訓練營,就是集中一批優秀的、有潛質的內部改善骨干,進行一周的專項訓練,掌握改善周的全套方法和技術。
通過KPO訓練營,可以得到以下關鍵輸出:
1. 技能轉移:學員掌握改善周的套路、工具和方法。
2. 推廣復制:訓練合格的KPO制定《改善周實施計劃》
3. 人才培育:制定KPO的組織和參與計劃、人才培育計劃
4. 標準作業:制作企業內部的標準化改善周培訓教材。
5. 專題方案:對當前改善過程中的突出問題進行專題討論,輸出解決方案。
所以說,千萬不要草率的安排未經訓練合格的人去承擔改善周導師的角色。
一個可能有能力勝任改善周導師的KPO應該具備以下的條件:
(一) 參加過由外部專業顧問輔導的、規范的改善周,同類改善周至少2個以上。
(二) 在其它引導師指導下,獨立組織過改善周,至少2個以上。
(三) 參加過專業顧問實施的“KPO專業訓練營”,并考核合格。
我們鼓勵更多的內部改善骨干組織、參與和推動改善周活動,但切記:一定要讓訓練合格的、有能力勝任的人去做改善周引導師。
【團隊改善心得:田XX】
我們老家有句土話,是這么說的“牛教三遍都曉得轉乂(yi)”(沒找到準確合適的字,代替一下),意思大約是:就算是頭牛,教三遍都會耕地了。算上這次改善周訓練營,我們部分成員是真的在余老師帶領下全程參與了3次改善周了。尤其是這第三次,余老師講,我們記和寫,我們做好了PPT,然后我們講,余老師點評,其中加入了很多干貨,也穿插了講師技巧的內容。相信,我們應該會了,至少是敢真刀真槍的干了,因為從兩個隊伍的加油吶喊聲中,我聽到了自信滿滿的聲音。
這五天應該是非常值得我們回憶的五天,我們穿著綠色的馬甲,既陽光又低調,陽光是因為我們走到哪里都會迎來異樣的目光,不時還有個把熟悉的人跑來問問,啥是KPO,然后我們隔著口罩陽光的說,就是和CEO差不多那個什么改善推進執行官,想想都覺得興奮;為什么低調呢,原因得從6西格瑪講起,我們其實也知道自己幾斤幾兩,還是從“綠帶”開始吧,希望有一天,所有人都能成為黑帶,并且在頭上也頂個“大師”的帽子。
這五天余老師幫我們把哪些似懂非懂的概念掰碎嚼爛,幫我們理解吃透,然后我們把100多頁的以余老師提供素材為基礎的4:3的PPT愣是轉成了16:9,把16人的PPT合成4份,然后合成2份,再然后合成1份,再在這一份基礎上打磨修改,然后去講,講了改,改了講。我們找視頻,找素材,在余老師的胖妞邊加入了我們喜歡的美妞,在精益的發展史后加入了納思達制造的發展史,在那些別人的案例上加入了我們改善的案例,有時甚至大刀闊斧,把余老師的基材翻了個底朝天,真真的是集體開發課程的經典案例,值得細細回味!
這五天也許我們自己在發生蛻變而不自知,毫無疑問,有的KPO的講師生涯要從這里開始起航,也有KPO要從此從一個精益的門外漢變成門道漢,還有KPO會在成為優秀的實戰派精益大師的路上又進了一步。不管知與不知,總之,知識技能如海洋,我們永遠知之甚少,這次訓練營推薦的三本書,一本改善周實戰指南,我們這些KPO已經人手一本,就待大家同心協力,把規劃的20個改善周活動搞完,然后把指南中的技術爛熟于胸,還有兩本是《改變世界的機器》和《精益思想》,也期待著自己及KPO們能夠迅速讀完,然后在精益的道與術中產生一些頓悟。
在這次特別訓練營即將結束之際,特別要感謝一下余老師,謝謝您,辛苦了,從三月底的蒙面俠改善周開始,現在我們依然還是一群蒙面俠,余老師帶著口罩把一些知識點和技巧反復強調了5遍,10遍,真的很辛苦,讓我們看到了一位大師的執著和堅持,正如蘇總說的那樣,作為改善周大師的嫡傳弟子,甚是欣慰;還要感謝公司,是公司給我們這幫年輕人創造了這么一個平臺,能夠讓我們在這個平臺上盡情的施展才華,揮汗如雨,相信風華正茂的我們,一定能夠揚帆起航,滿載而歸;最后還要感謝這支改善周KPO以及他們的領導們,是這些領導們的支持,讓各位KPO能夠完全脫產,專心訓練,是KPO們自己努力和上進,使自己學有所成,因為有了KPO們堅定的吶喊加油和主動請纓,讓公司感覺經營有望,未來有望,改善周全面開花更是大有希望,作為改善周總協調人,倍感驕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