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適的生產線節拍不僅有助于提高員工效率,對員工的穩定性也會產生正面的影響。節拍過低,增值比例低,不經濟,且員工作業單調,容易疲勞,而過高的節拍亦不利于員工熟練度的提高,需要根據行業特點、工序分析,設定一個合理的、經濟的生產線節拍。
何為產線節拍?
生產線的節奏如何設定?多少是合適?這就涉及到生產節拍的問題。
生產節拍(Takt Time)又稱客戶需求周期、產距時間,是一個周期時間,是為滿足客戶需要連續完成相同的兩個產品(或服務)所需要的時間間隔。它決定了生產線的生產能力、生產速度和效率,反映了生產線或生產設備相應客戶需求生產所耗費的時間,通過確定Takt Time,將幫助企業更好的完善將客戶需求和生產速率同步的方法。
圖15-1 節拍如同樂隊指揮的節奏
對生產線來講,生產節拍就是完成一個品的時間間隔,通常以“秒”為單位。生產節拍的計算是與客戶需求相關的,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
凈操作時間=有效時間-計劃停機時間
計劃停機時間是指因計劃中的原因停止操作所消耗的時間。
節拍小合適嗎?
設計單元線或進行產線平衡時,工程師們都會花很多時間來分析產線的節拍設定為多少,以便獲得最經濟的效率平衡點和最方便的產線管理。產線節拍的大小決定了一個操作員在重復的一個作業循環內的工作任務,這個周期性的工作量以多少為合適呢?
在上一章節《單元生產》的案例中,經過計算,得到客戶節拍為5秒,然后就以5秒的速度來設計和配置生產線,結果我們會發現:
a) 節拍過小會影響效率:
采用5秒的節拍,每個工人的作業循環很短,價值比率(VA ratio)很低低,非常不經濟。試分析一下員工作業的價值活動,一個作業循環為5秒,取貨1秒,有價值的加工3秒,傳貨1秒,那么該作業員在一個作業循環中有價值(VA)的比率為3/5=60%,如圖15-2所示。
圖15-2 產線節拍較小時的VA%分析
價值比率(VA%)= 價值時間(VA)/節拍(T/T))= 3秒/5秒 = 60%
這意味著什么呢?操作員每個作業循環中,只有60%是有價值的勞動,另40%是浪費。5秒的產線節拍從價值分析角度來看,其效率是不經濟的。
如果提高生產節拍, 情況會怎么樣呢?
假如提高至30秒,那么,員工取產品和傳產品的時間不變,可以對產品連續進行28秒的加工,其價值比率會顯著提高至 93%,如圖15-3所示:
圖15-3 產線節拍較大時的VA分析
價值比率(VA%)= 價值時間(VA)/ 節拍(T/T)= 28秒/30秒 = 93%
由原來的60%提高至93%,意味著員工有價值的效率提高了50%。說明通過提高產線的節拍而增加價值比率,對增效有著顯著作用。
觀察我們很多企業的流水線,產線的節拍都在10秒以下,員工看似忙碌而緊張的工作,卻并不能為企業帶來高效率。因此,我們在企業改善時,往往都會經過評估后適當提高節拍時間,建立單元生產線,以獲得整體效率的提升。
有時候員工并不能理解他們的效率為什么會提高,反而會認為是增加了自己的勞動量,可能會產生抵觸。事實上,只要讓員工理解,精益改善的并沒有讓他們操作的速度和強度增加,精益是通過改善減少了他們的浪費,員工就會非常樂意的接受精益的改善。通過改善提高作業效率,可以為員工獲得更多的激勵和收獲,何樂而不為呢?
b) 節拍過小會影響員工情緒
毫無疑問,節拍小,重復循環的節奏非常快,產線的每個員工只負責其中一個簡單的步驟,單一而機械地重復作業,其工作是非常緊張和枯燥無味的,這種枯燥無味的工作,增加了員工的流失率。適當增加產線節拍,可以豐富員工的作業內容,減緩煩燥情緒,尤其適應當前80/90的訴求。
節拍大合適嗎?
既然適當提高節拍對效率和員工管理有幫助,是不是節拍越大越好呢?
不是的。
如果一個作業循環的時間太長,就要求一個作業員掌握更多的操作步驟,從而對員工的作業要求也相應提高,新工人熟練的速度會慢一些,多能工訓練也比較難,作業標準化也變得困難,影響員工流失后的補充人員快速跟上整條生產線的節拍。
特別是在中國,員工流失率本來就比較高,如果員工學習周期較長,會導致員的還沒熟練就辭職的情況。
多少的節拍合適嗎?
生產節拍多少合適呢?一般來講,要考慮以下因素:
一、班次考慮
需要適當考慮用一個班生產還是兩個班生產,
比如某單元線以二班生產,其節拍時間為90秒時,也可以一班生產而節拍時間為45秒,因為有時一班生產時生產管理比較簡單,在能耗運營成本方面較為經濟,特別是在第二班為晚班的話,需要有額外的支援系統及支付夜間津貼等。
二、考慮價值比經濟性
節拍時間與勞動復雜性是呈U型曲線關系的,如圖15-4所示:
圖15-4 節拍與勞動復雜性的關系
節拍太小或太大,勞動復雜性和強度都會有所增加。一般來講,根據應用經驗,每個人的作業循環在30-120秒之間是比較經濟的。
結合上一章節《單元生產》的思路,可設定應用單元生產的節拍
三、考慮設備利用需求:
除以上因素外,還要充分考慮設備的利用率,特別是貴重的瓶頸設備,生產節拍往往要與之配合,或者采用分段單元生產的方式,來獲得經濟合適的生產節拍。但對一些便宜小巧的設備,一般可不考慮其利用率。
四、分析作業可組合性
在適當提高生產節拍時,要分析作業最小分解動作是否方便上下工序的組合,如果,如果提高節拍后,員工在一個節拍內是完成多個產品的重復加工,則對VA%的提升作用并不大。
五、考慮整體布局
提高節拍,建立單元線,可能會增加產線數量,就需要評估在這種情況之下整個車間的布局和物流配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