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全民健心網首席專家,湖南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生導師、應用心理學教授肖漢仕博士轉自中國全民健心網并與您分享:
肖漢仕講課聯系郵箱zgqmjxw@163.com
有的人初次見面,就能讓人如沐春風;有的人許久不見,但仍讓別人印象深刻;有的人即使被騙,在見到真相之前還深信不已……三大心理效應,也許能解釋這一切,學會它們更能讓你與人交往變是自如得體。
一、首因效應
人們常說“給人留下一個好印象”,一般就是指的第一印象。在交友、招聘、求職等社交活動中,人們可以利用這種效應, 展示給人一種極好的形象,為以后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礎。當然,更深層次的交往還需要您的硬件完備,加強談吐、舉止、修養、禮節等各方面的素質。 二、近因效應
近因效應與首因效應相反,是指交往中最后一次見面給人留下的印象,這個印象在對方的腦海中也會存留很長時間。多年不見的朋友,在自己的腦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實就是臨別時的情景;一個朋友總是讓你生氣,可是談起生氣的原因,大概只能說上兩三條,這也是一種近因效應的表現。利用近因效應,在與朋友分別時,給予他良好的祝福,你的形象會在他的心中美好起來。 三、光環效應
當你對某個人有好感后,很難感覺到他的缺點存在,就像有一種光環在圍繞著他。如情人在相戀的時候,很難找到對方的缺點,認為他的一切都是好的,做的事都是對的,就連別人認為是缺點的地方,也是無所謂,這就是種光環效應的表現。在這種心理作用下,你很難分辨出好與壞、真與偽,容易被人利用。所以,社交過程中也應具備一定的設防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