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老師正能量傳播 如何正確面對你的執念?
張德芬
發覺執念出現的那一刻,請用友善、不帶批判的態度來觀照你的感受,這是最最重要的事。事實上,越友善越有效!
別被癡念困住了
找一個能保持放松、警醒的姿勢坐好,注意觀照腦海中的執著。假如你還沒替它取名字,請先找幾個字當作它的標簽,例如,“為……擔憂”“好想……”或“批判……”
替執著取好名字之后,先暫停一下,讓畫面、言語、已經陷入執著的事實以及圍繞在執著四周的情緒等,所有與它相關的感受完全浮現。你不是在和你的執念作戰,相反,你是想要認識和接納它。
用好奇與柔軟的態度,開始探索內心真正的狀況。面對擔憂和欲求等執著時,也別忘了觀照那些恐懼和欲求出現在身上哪些地方。請特別留意身體的中線,也就是喉嚨、胸口及腹部的感受。哪個部位的感受最明顯?能觀察到哪些覺受?溫熱?緊繃?還是沉沉的壓力?你覺知到哪些情緒?恐懼?羞恥?惱怒?
不妨直接和那些感覺最迫切的部位對話,繼續深入探索。問問那個部位的你:“你要我怎么做?你最需要的是什么?”當你覺得害怕時,心中那份恐懼或許希望你能原諒它冒出頭來,或者渴望相信你會留心觀照它。某部分的你說不定很想吃東西,希望你能安撫安撫它,讓它感受到愛的溫暖。用正念觀照貼近那些執念,仔細傾聽體內的情緒能量有什么需求。
傾聽心底的恐懼和欲求時,請細心覺察所有浮現的言語、畫面和感覺。或許你會發覺,心因為接納或關愛而變得柔軟。腦海中也可能出現這樣的畫面——心底最脆弱的部位充滿了光明與溫暖,仿佛沐浴在慈愛的觀照下。不需要去憑空捏造什么,也不必有一絲勉強,你只需要覺察所有自然出現的反應,這樣就夠了。
你的心說不定沒給你柔軟的回應,反倒又開始鉆牛角尖。你可能會發現一些批判的念頭(“我這個沒人愛的可憐蟲”)或恐懼的情緒(“這不會有用的,我一定有問題”)。不論覺察到什么,認清之后,對自己說“來吧”,接著用正念加以觀照。然后,你可以用先前提過的方法深入探索,觀察它以何種方式反映在身體上,進一步厘清它的需求。或許它需要你的溫柔接納和慈愛關懷,可能的話,請不要吝于滿足它。
執念有許多深淺不同的層次,若以慈愛的當下持續探索,覺照會逐漸擴大,為你帶來療愈及自由。安住在這種覺照中,你將能慢慢擺脫執著的束縛,見到最真實的自己。
執念“十大金榜”
“十大金榜”指的是時常在腦海中盤旋不去的事件或主題。請用友善的態度密切觀察它們,這是從它們的掌控中覺醒過來的第一步。
請用連續幾天的時間,觀察你容易把哪些妄念誤認為是你的自我,記錄主要是哪些方面的執念。可能的執著包括:
某個人(或其他人)怎么對待我。
我犯的過錯;哪些事情表現得不好。
需要我完成的事。
其他人犯的錯。
對另外一個人的擔憂。
我好看嗎?
生病的征兆;這些征兆代表什么?
關系出問題了,我能怎么辦?
我希望某人(其他人)改變。
哪些事可能會出錯?
哪些事已經出錯了?
我是否需要改變?
我對某種東西的渴望。
我對某件事的期盼。
我好希望某個情況不是現在這樣。
列出你的金榜名單后,挑出兩三個最常盤踞在腦海,害你陷入焦慮、羞愧、激憤或不滿等情緒中的執念。用幾個簡單、好記、公允的字眼稍微描述一下這些執念。你的描述可能會像是“擔心我的女兒”“想喝一杯”“工作表現不好而責備自己”。
在往后的一到兩周里,試著留意一下自己是不是又被困在這些榜上有名的執念里。覺知到在執念中打轉時,在心底輕聲重復你替它取的名字,暫時停下腳步。
發覺執念出現的那一刻,請用友善、不帶批判的態度來觀照你的感受,這是最最重要的事。事實上,越友善越有效!恭喜你自己在這一刻覺醒了!恭喜你自己跨出虛擬幻境,踏進了真實的世界!請保持這種態度,用發自內心的好奇來一探究竟。
不論覺察到什么感覺,都不要去改變它。只要用尊重、接納的態度,與它們一起活在當下就可以。觀照感覺的這個步驟可能會需要30秒鐘到1分鐘,時間長短依個人狀況的不同而有不同。接下來,做幾次深呼吸,每次呼氣時都讓全身放松,然后繼續你本來的活動。試著去觀察,活在執著的虛擬幻境中和活在眼前此刻的覺醒世界里,兩者有什么差異。
請思考以下的問題:迷失在執著中時,哪些東西能幫你認清狀況?剛開始停下腳步時,你發覺到了什么?你如何看待這些執著?(和顏悅色?興味盎然?犧牲受損?垂頭喪氣?)執念的強度和持續的時間是否有什么變化?更籠統地說,執念對你的生活有哪些影響?是否可能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