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科榮,周科榮講師,周科榮聯系方式,周科榮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電商企業導師、企業會銷導師、企業商學院顧問、電商主播培訓
    46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周科榮:中國與世界共享創新機遇
    2016-05-31 2600

    中國與世界共享創新機遇


      近日,在哈爾濱國際裝備制造業博覽會上,一家參展企業工作人員(右)在介紹機械臂。

      新華社記者 王 松攝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以下簡稱《綱要》),中國向世界鄭重宣告,“創新成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這是國家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總體方案和路線圖,同時也讓人們對未來全面創新的中國有了諸多期待。

      對于這份新時期推進創新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所釋放的激勵信號,海內外專家和創新創業的業界人士是如何看待的,對此本報進行了訪問。

      受訪者向本報分析認為,以創新驅動發展是中國未來的必然趨勢,中國的創新事業有著良好前景,同時,中國創新發展理念具有重大的外部性、外溢性和示范性,因此,中國不僅是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源之一,也將成為創新的重要力量,正在并將繼續為全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創新戰略機遇:新動力令世界期待

      業內人士認為,創新驅動發展是中國立足全局、面向全球、聚焦關鍵、帶動整體的國家戰略,契合中國發展的歷史邏輯和現實邏輯。創新引領的中國發展新動力,本身就是令世界最為期待的一個重大機遇。

      事實上,中國對于創新發展的關注度,近年來一直處于加速度中,同時,中國也已經具備了創新發展發力加速的基礎。

      2012年,黨的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調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015年,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提出堅持創新發展,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016年,“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以科技創新為核心,以人才發展為支撐,推動科技創新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有機結合,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

      而此次印發的《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則是自黨的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來,中央為實施創新發展戰略制定出臺的綱領性頂層設計文件,是對中國今后一個時期實施好創新驅動戰略進行系統謀劃和全面部署。

      到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基本建成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系;到2030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發展驅動力實現根本轉換;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

      這是《綱要》明確提出的“三步走”戰略目標,被評價為“既志存高遠又緊接地氣”,在這一目標指導下,中國將全面提升在全球創新格局中的位勢,力爭成為若干重要領域的引領者和重要規則制定的參與者。

      “‘三步走’目標為推動中國完成從創新大國到創新強國的轉型規劃了藍圖,”在接受本報采訪時,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創新創業與戰略系教授陳勁表示,“此前我們主要依靠‘中國制造’來贏得世界市場,而現在我們更希望借助‘中國創造’贏得世界尊重,并逐步增強引領世界發展的能力。”

      “中國通過創新將進一步改變中國傳統的世界商品加工廠的地位,在世界經濟格局中提升中國經濟地位,中國對世界經濟的推動作用也會增強,世界一些國家也會在中國經濟增長中受益。”肯尼亞美國國際大學國際關系學教授、中國問題專家穆內內·馬查里亞說。

      于2012年入選首批外國專家“千人計劃”、現就職于福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的布魯諾·布里斯杰拉教授,則更為看重創新戰略為可持續發展帶來的意義。他對本報分析認為:“對中國來說,創新創造的價值可能是一種更可持續的發展模式和生活方式,它意味著使用更少的資源來獲得相同或更好的結果。”而通過創新戰略來提高效率,可以為經濟的持續增長、環境的綠色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帶來推動力。

      同時,布魯諾·布里斯杰拉還觀察到,很多中國企業在他的祖國意大利進行投資活動,“在創新戰略的推進過程中,中國與全球市場的交流互動,也會對其他國家的創新性發展產生積極影響。”布魯諾·布里斯杰拉說。

      雙輪驅動機遇:中國創造接軌海外

      “雙輪驅動”是《綱要》中備受關注的內容,被視為“能開拓新的發展空間”。

      “雙輪驅動”,就是堅持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兩個輪子相互協調、持續發力,調整一切不適應創新驅動發展的生產關系,統籌推進科技、經濟和政府治理等三方面體制機制改革,最大限度釋放創新活力。

      在陳勁看來,加強產學研鏈條式貫通建設、建立健全激勵創新的政策法規、形成更為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營造更為包容的容錯氛圍等,都是體制機制創新的重要內容。

      兩院院士路甬祥指出,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還需要完成體制和理念等方面的突破,還要有一個適合轉移轉化的利益分享機制,比如股權期權激勵機制等,現在出臺的《綱要》已經有了相關的新的考慮。

      陳勁還觀察到,“實施知識產權、標準、質量、品牌戰略”已被寫進《綱要》的戰略保障范疇。陳勁認為,中國之前存在模仿和“山寨”現象,而提高知識產權的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將改變這種局面,并進一步推動中國創造與海外市場融洽接軌。

      “加強對原創成果和知識產權的保護,實際上是在營造更有安全感的創新創業環境。”海歸創業者、觸景無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陸凡對此深有感觸,他對本報分析表示,“創新環境并不僅僅意味著提供孵化器讓初創公司有空間辦公,而是要能夠讓創新創業團隊真正感受到創新本身是一個很享受、很愿意為之付出的過程,這也是激勵創新的一種方式。”陸凡說。

      今年4月,北京凌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雙輪電動汽車“推背”概念車亮相北京車展,吸引了眾多觀眾駐足。“‘推背’概念車剛上車展的時候,相關領導告訴我們,如果是在5年或者10年前,一款還未經過市場檢驗的顛覆性汽車形態,根本是不會被允許進入展區的。”對此,北京凌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祝凌云向本報表示,“現在人們對新生事物的接納心態比以前提高很多,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社會氛圍和容錯糾錯機制也在逐步形成。”

      “中國需要一個有利于創新和創業的大環境,”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亞洲項目副研究員羅德·瓦伊對體制機制創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中國需要教育體系允許更多的質疑精神,鼓勵解放思想,鼓勵提出問題,為保護創業財富提供一個有效的法律體系。”

      “中國進入了一個新階段。”美國《福布斯》雙周刊網站刊文認為,只要企業家不違反法律或者欺騙消費者,中國社會現在允許并歡迎試驗和犯錯。“這個時代——屬于中國創業者的時代,正帶來中國悠久歷史上具有真正開創性的時期。”

      產業創新機遇:新興業態潛力無限

      “推動產業技術體系創新,創造發展新優勢”是《綱要》中的首要戰略任務。

      這份《綱要》中,具體明確了包括信息、智能綠色制造、現代農業、現代能源、生態環保、海洋和空間、新型城鎮化、人口健康、現代服務業等重點領域的技術發展方向。專家認為,這些領域將成為今后中國進行產業創新的重點,未來發展空間和潛力巨大,在這些領域的創新創業機遇,值得海內外相關業界的高度關注。

      “我們已經在很多領域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并走出國門,比如高鐵技術、水電技術、核電技術等,”陳勁分析說,“這些都屬于工程科技,接下來我們就主要是要實現高新技術的領先。”

      “未來如果僅僅停留在生產制造、能源消耗這樣的層面,將很難跟上世界前進的步伐,”根據自身的創業經歷,陸凡對本報表示,“信息技術產業、數字產業、人工智能產業將會迎來創新創業的發展浪潮。”他認為,這些產業并不只是簡單的自身發展,還會作用于國防軍工、智能制造、日常生活等多個層面,帶來全方位的新進步和新體驗。據了解,作為國內最早涉足增強現實領域的創業者,陸凡和他的團隊已經成為中國在這一前沿領域的領先代表。

      “在人類衣食住行四個方面,‘行’這一領域的發展潛力非常可觀,”據祝凌云判斷,“輕型化、小型化、現代化將引領出行領域的發展前景。”祝凌云說。

      “互聯網、智能設備和社交媒體成為中國消費者日常生活中的核心部分,這為創新者和企業家都提供了巨大的機會。”美國《福布斯》雙周刊網站表示,移動互聯網的崛起為中國帶來了創新和市場潛力。

      “在產業創新之外,《綱要》還特別強調了原始創新,這會直接影響中國的國際聲望和國際競爭力,”陳勁告訴本報,“原始創新不僅包括技術創新,還包括理念創新,這對于中國從創新的‘跟隨者’變為‘引領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動意義。”

      人才集聚機遇:全球資源雙向流動

      堅持創新驅動實質是人才驅動。根據《綱要》,中國將圍繞重要學科領域和創新方向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工程師和高水平創新團隊,注重培養一線創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同時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業面向全球招聘人才。

      “這是充分利用全球創新資源的表現,”陳勁分析認為,“以前我們只是利用國內高校、研究所的人才和成果,現在也要學會利用海外的創新性人才和高精尖技術,以國際化視野融入到全球創新的大環境中。”

      “如果沒有人才引進機制,大量的留學生便不會了解中國有這樣重視人才的態度,也便不會想到回國發展,”入選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的陸凡感慨地說到,“而海歸人才帶回來的理念、技術、資源以及協調起來的集聚效應,可能會拉動整個區域、行業和學科的飛速進步。”

      此外,在戰略保障中,《綱要》提出要全方位推進開放創新,“支持企業面向全球布局創新網絡,鼓勵建立海外研發中心”,“支持跨國公司在中國設立研發中心,實現引資、引智、引技相結合。”

      對于這一促進人才和資源雙向流動的機制,布魯諾·布里斯杰拉表示,“為了使一個高容量經濟體成為創新者,我相信很多中國企業已經做好準備去發展新興技術,并積極投身于海外市場。”此外,布魯諾·布里斯杰拉還透露,他正在研究的無伸縮縫橋梁結構、高性能和超高性能混凝土新材料,除了與福州大學的同事合作外,還有許多在福州發展的外國專家以及一些國外著名高校的學生參與到研究中。“中國開放的人才政策為海外專家參與國內的科研工作提供了便利。”布魯諾·布里斯杰拉說。

      事實上,近年來,中國制定了更加積極的國際人才引進計劃,堅持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創新,最大限度地用好全球創新資源,比如“千人計劃”、“外專千人計劃”等,并且發布了一系列辦法,通過更加堅實的制度保障,為吸引海外高層次人才開辟了各種綠色通道。

      “我們并不只是把海外作為市場,我們更希望海外人才和企業能夠與中國一起,在新時代的創新浪潮中,為創造更具價值的生活而努力。”陸凡說。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m.transparencyisgood.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精品视频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 |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国产| 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国产麻豆剧果冻传媒一区|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影院| 爆乳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无码一区在线观看| 韩国女主播一区二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水蜜桃| 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波多野结衣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 |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无码毛片一区二区APP| 国产精品亚洲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 国产无吗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欢| 亚洲乱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蜜臀|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直播|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一区二区电影|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国产精品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一区二区视频在线播放| 人妻少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模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制服丝袜一区在线| 精品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