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過程常常遇到的困境:市場往往提出緊急需求,給研發的時間太緊。嚴格按照流程,產品研發無法滿足進度要求,按照市場要求的進度又無法滿足質量要求。
需求方面普遍存在的問題有:
n需求傳遞不暢和管理不當(尤其是周期很長的項目,很多需求被遺忘,直到簽單或驗收的時候才發現);
n遲遲不能確定需求,后端無所適從和返工風險高;
n需求的理解在不同環節的人員中存在差異,沒有遵循統一的基線化、變更管理等過程;
質量和流程管理方面前普遍存在的問題有:
n僵化執行流程,滿足流程成為工作目標,而不是運用流程手段嘗試明顯有益的挑戰;
n團隊內耗,開發、測試人員無所適從,從而無形中導致了質量的下降;
n在項目約束條件下不惜成本強調質量或不顧風險犧牲質量,導致最終投入產出比并不高;
n在進度緊張導致不可能完成所有的質量活動時,團隊成員不能對活動裁減、質量策略達成一致,或者產品經驗不足,制定的策略最終驗證不能支撐目標,“質量活動”沒有真正發揮作用。
時間、進度方面,目前普遍存在的問題有:
n市場訂單需求往往比較緊急,按照正常流程開發無法滿足進度;
n按照市場給定的時間開發出來后,發現原來客戶訂單和需求也用不著這么緊急;
如何在需求、質量和進度以及成本之間取得一個合理的均衡?在達到控制研發產出變異大的過程中,有哪些措施可以協助我們在諸多約束條件下取得一個“最優解”?不同的企業采取的方法不同:有的傾向于要求員工加班加點來保證完成,但畢竟不是長久之計,員工成就感低和容易疲勞,離職率高;有的喜歡砍掉一部分需求或降低質量,匆忙上市,這樣把握不當的話,會造成客戶的不滿和在維保階段的成本劇增;有的傾向于放松過程控制,托付給“高手”,但問題是高手是“稀缺資源”和“不能以一己之力承擔重托”……
如果從項目管理的角度出發,通過分析企業采取不同的措施和手段來項目整體產生的影響
我們發現,流程裁減、砍掉部分需求、降低質量要求、增加人手、加班等手段要么對質量、成本,要么對時間產生一定的不良影響。而技術評審和共用模塊重用卻不是。從整體上看,技術評審和共用模塊重用從項目質量、成本和時間都可以生產良性的正作用。其中,技術評審在第10章中的10.2在結構化過程中加入關鍵評審點和10.3技術評審的關鍵成功要素中有詳細闡述。而共用模塊重用則通過本章的標準化內容進行重點論述。
(本文摘自謝寧 專著《智慧研發管理》)
-----------------------------------
《智慧研發管理》作者謝寧老師,華為對外內訓和咨詢合作顧問。專注戰略轉型及戰略解碼、產品及研發管理(IPD)類及項目管理類培訓。
關注“智慧研發管理,每周都有原創的管理理念、方法論和應用案例分析。
《智慧研發管理》可作為企業家、公司管理層、研發人員、與研發工作相關的人員了解研發管理系統的讀物,也可以作為高校教師、研究人員和相關研究生等人群的參考材料。
《智慧研發管理》購買網址鏈接:
當當網址鏈接https://product.dangdang.com/23441454.html#mediafeedback
京東網網址鏈接https://item.jd.com/1109025528.html
卓越亞馬遜網址鏈接https://www.amazon.cn
/盛世新管理書架-智慧研發管理-謝寧/dp/B00J0DY75C/ref=sr_1_1?s=books&ie=UTF8&
qid=1396265449&sr=1-1&keywords=智慧研發管理
作者介紹-謝寧講師
謝寧,專著《智慧研發管理》,華為對外內訓和咨詢合作顧問。創新和戰略轉型管理專家、戰略解碼、IPD專家、流程與項目管理專家、資深講師和顧問,具有美國項目管理協會PMP認證資格。曾在華為等知名高科技企業擔任流程經理、項目經理、項目管理總監和副總裁職位,現專注于創新和戰略轉型管理、戰略解碼、研發管理、項目管理和流程管理等咨詢和培訓。
近年來專注于創新和戰略轉型管理、研
發管理、項目管理和流程管理等咨詢和培訓,已經成功完成了多個研發管理、流程優化和人力資源管理等咨詢項目的建設和落地(含市場需求與市場管理、產品開發
流程體系、技術規劃和技術評審體系、項目管理體系、研發質量和中試體系、產品數據管理體系、戰略解碼/從戰略到執行管理體系、人力資源管理和流程管理等),獲得了客戶的一致好評。客戶包含
中國南車、方太集團、廣日集團、深圳建筑科學院等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