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馬年了,到處都能看到馬的影子。馬的英武、挺拔、奮蹄、進取的形象將要伴隨我們一整年。對于馬,我們的負面印象很少,但對于馬我們最期待的形象則是更加動態、積極、前行與帶頭的形象,從千里馬、飛馬龍騰,到萬馬奔騰、馬革裹尸,馬總是與英雄主義、龍頭形象與出類拔萃的價值聯系在一起。因此,在馬年,我們不只是要有馬的忠誠、行動、敬業的本分,更要有脫穎而出、超凡脫俗的追求聯結,這我成為飛馬精神。
我從20年前創業,設立的公司總與路標有關——零點、指標、前進、遠景,摸索前行的道路,有點像孤獨的旅者,而到了飛馬旅則更加突出了我內心中追求的主體形象。今日之中國,機會多挑戰亦多,非以飛馬精神而不足以顛覆也不足以獲取;今日之中國,安穩平庸的風氣與投機得利的德行流行,非有群體的革新者與創業者不足以成其勢;今日之中國,個體主義與自我中心暢行,非有馭馬只能不足以領其行。所以我們倡導飛馬的精神,也情調成其一旅,也是為讓那些精實、投入的創業群體、投資群體與企業家群體能形成一個互助成型的生態環境,濟其需同其情,互相激發共同勉勵,以有進也。
我們零點以及在知識服務領域的創業企業是一群好馬,我們在服務業創新與科技創新領域的很多創業企業是一群好馬,我們在公益服務領域的不少創業機構是一群好馬,我們在文化創造領域的很多創意性的創業機構也是一群好馬,但這些好馬都有其長項的同時,也有很多固有的不足,這點在我與飛馬君子們發起了飛馬旅之后,隨著看的項目越多看得就越清楚,這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埋頭拉車的好馬的特點,而恰恰失去的日行千里的快馬的特點,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幸而有可能也有義務與這些好馬們分享這樣的見識與資源。
一切從零起步,以凌云為志,明飛行之道,也常有歸零心理,這是我之所謂飛馬精神。馬需給料,人需賦能,引領飛馬的前行,不只用先知在上者的悲憫之能為之,更需要用示范推動、新知引導、利益共享機制實現。在一定程度上,飛馬能不能有,是一個體制框架與領導模式的結果,因為即使有潛力的飛馬也可能因為框架之誤而不能出現。飛馬群體的出現,需要有更多敏感自己天分者的自勵,需要更多領導者的開明,也需要更多引領者的慧眼與支持。如此而有萬馬奔騰、風起云涌的新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