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普調有三種情況,哪三種呢?以下這三種情況我都見過,一種情況是所有人都漲一級,所有人漲一級,這種情況可以,但這種情況有個問題,就是公司的薪級數量是一定的,比方說一家公司本來就9個薪級,有人已經是8級、9級了,如果所有人都漲一級,這些高薪級的也得跟著漲,漲到頭了怎么辦。這是所有人都漲一級的最大問題。
第二種情況,也有公司在用,就是漲固定的百分比。比方說某快餐連鎖,他們的工資體系很簡單,當一個人做到某一個崗位時,他就拿這個崗位的基數工資,以后根據考核結果,每年漲薪8%9%左右,一般情況下也不會封頂(封頂比較高而已),比方說一個店長和副店長,假設店長基數工資是5000,副店長基數工資是4000,每年都漲9%的話,三年以后,副店長拿的工資5200,比新晉升的店長拿的還高。這也是合理的,現在的問題是,一個干了三年的副店長,現在拿5200,晉升店長后,應該拿5200還是5000?一般拿5200,或者比5200高的那個檔,下次再漲薪的時候按新檔級的基數往上漲9%,他們一般是這么操作的。
第三種情況,我認為適合大多數公司,就是重新調整下薪酬體系。聽過我薪酬課的同學應該知道,我們按照6+1的方式設計出公司的薪酬體系,當普調的時候怎么處理呢,不用按照“6+1”的模式重新進行調整,那樣太麻煩,比方說我們今年定的比例是普調10%,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在目前的所有級別的薪酬基礎上乘以10%,作為新的薪酬數據。當然為了美觀,每個數據還是要取整。這樣下來,我們發現帶寬并沒有改變,每個職級中位置、薪級之間的差異其實也沒有變化,就是說除了大家所有級別的薪酬都上調了10%以外,薪酬體系沒有任何變化,這樣比較合理,其實也不復雜。
普調一般就這么三種情況,一般我建議采取第三種情況,不是很麻煩,稍微調整一下就可以,比前兩種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