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底,一位許久不聯系的汽車后市場創業者突然給我發來消息,稱他的公司被收購了。對于這一結果,我雖然感到有些意料之外,但想想卻也在情理之中。就此項目本身來說,雖然起步不晚,卻將深圳作為開拓市場的第一站,僅這點上已經比上海北京的同類項目要低一籌。
資本催熟也加速項目的“消失”
O2O 的資本狂熱似乎才臨近結束,去年整年,好像只要與之搭邊的項目都能拿到一筆錢。激進的資本讓很多領域得到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參雜著非良性——在細分的垂直領域,可以用“擁擠”來形容創業者之多。不過鮮有人注意,O2O 確實釋放了一部分生產力和需求,但這是有邊界的。打個比方,上海汽車保有量 272.3 萬,意味著這個蛋糕也就能喂飽可以滿足這一需求的生產力,過剩部分的消失是必然的。
而機會更多的被掌握在北京上海兩地的創業者手中。原因很簡單,他們在早期更快速的拿到更多資本來支撐其擴張, 博湃養車,卡拉丁等等都是例子。其他城市的創業者要么黯然停止服務,要么如開頭哪家公司被并購。當然并購也是有前提的,在其他城市有很好的卡位。對于漸漸成為領頭羊的博湃們來說,在新的城市擴張,要么砸錢線下快速地推,而并購本地的一家同類型公司則能快速的在當地鋪開業務,兩者權衡后自然做出選擇。
在更多的細分領域,并購行為已經開始增多,像上門保健領域,功夫熊四輪并購了五家同類型公司。與汽車后市場相比,這個市場的蛋糕更小,這樣的并購多少有些“抱團取暖”的意味。更多的細分領域也將步其后塵——市場容量限制其拿到更多資金,又不習慣沒有補貼的擴張,其實是一旦補貼沒了,用戶或許也就快速逃離了。
最后一個原因是,O2O 領域已經過了整體初創期,創業者們理應更加重視自身在市場的發展。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建立起自己的壁壘,而壁壘這東西,在大家服務本質接近,差異化不大的情況下,就是看誰先建立起自身的品牌效應。在北上廣深等地,一些 O2O 服務提供商已經在線下建立起可靠的用戶群體。
除非能夠發現一些更加細分的市場。目前我看到的是自建物流型的外賣。垂直領域停止服務潮和繼續并購潮是必然的趨勢。
早間值得閱讀的新聞
攜程網第二季度凈營收為人民幣 25.3 億元 (約合 4.08 億美元),同比增長 47%;凈利潤為人民幣 1.43 億元 (約合 2300 萬美元)。具體業務中,住宿預訂量同比增長 55%;機票預定同比增長 60%;交通票務預訂量同比增長 106%。
藝龍第二季度凈營收為人民幣 2.185 億元 (約合 3520 萬美元),同比下滑 25%;凈虧損為人民幣 3.564 億元具體業務中,來自酒店預訂業務的營收同比下滑 22%,來自交通票務業務的營收同比下滑 30%。
作為國內論壇的領軍角色,天涯社區于近日獲準掛牌新三板。目前,天涯社區正在轉型,轉型方向包括社交媒體、社區游戲化、社區型電子商務,以及社交型互聯網金融業務。公開信息顯示,2013 年 2014 年天涯均現虧損,今年上半年虧損 364.09 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