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人都在談“互聯網+”的時候,小編來帶你談一下比較務實的問題。你過來,你過來,有五個問題要跟你談一下^_^
一、傳統企業為什么要進行互聯網轉型?
首先國家在轉型、經濟在轉型、市場在轉型,這一切對于企業而言意味著企業依靠原有傳統大規模生產、大規模銷售的的增長模式來獲取人口紅利的日子難以為繼。
其次,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4億多80后、90后絕對是市場的消費主力,而他們天生親近網絡,尤其是90后更是互聯網的原住民,所以當你的企業跟互聯網沒發生關系的時候,意味著4億多80后、90后跟你也沒什么關系,當他們跟你沒關系的時候,意味著他們口袋的錢跟你也沒什么關系。
二、“互聯網+”企業到底該從哪里入手?
首先從行業利潤高和效率低的環節入手,“互聯網+”的本質就是高效率整合低效率。比如家電連鎖企業過去的利潤就比較高,結果京東把銷售環節搬到了網上,馬上就獲得了用戶的親睞,其核心就是互聯網的方法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還有比如利用O2O降低營銷成本,獲取用戶反饋來改進和優化產品。
另外還可以從用戶的痛點切入。比如“看病難、上學難”等問題,所以互聯網醫療、互聯網教育才那么容易獲得風投的熱捧,簡簡單單一個掛號網都能獲得1億美金的風投。
三、“互聯網+”企業,怎么“+”?
“互聯網+”企業就是企業互聯網化,企業無非包括四個方面,商業模式,管理模式,生產模式,營銷模式,所以“互聯網+”企業就是四個互聯網化。
(1)營銷模式互聯網化:用互聯網技術來發現需求、降低溝通成本
利用O2O來更精準的發現用戶需求,最大化的降低營銷成本。例如美樂樂通過O2O不斷提升消費者體驗,來增強客戶黏性,實現線上與線下的有機融合。
(2)產品模式互聯網化:用互聯網技術來優化流程、提高效率
用互聯網研發產品的模式來改進生產環節,盡快的將產品投向市場,讓用戶參與產品試驗,并根據用戶的反饋進行改進,將用戶反饋囊括在糾錯機制之中,形成內部創新的標準化體系,加快產品的更新周期,實現快速迭代。
(3)管理模式互聯網化:用互聯網思維武裝全體人員
用互聯網精神來改造企業內部的經營管理和產業的上下游價值鏈?!捌降?、開放、協作、分享”既是互聯網精神,也是傳統企業互聯網化的思想基礎,甚至可以說是衡量一個企業能否開始互聯網化的重要指標。
(4)商業模式互聯網化:用互聯網模式開辟新業務
整合內外資源用互聯網的玩法重構整個商業價值鏈,針對現有業務進行內部賽馬和自我革命或跨界顛覆。例如騰訊用微信攻擊手機QQ,馬云給淘寶無線下的命令就是干掉淘寶,順豐用“線下網店”嘿客來顛覆物流業。
四、為什么現在大家現在把轉型的焦點都放在電商方面?
因為目前多數企業最直接的表現就是銷售乏力,所以如果能增加銷售渠道,擴大銷量自然深受老板們的親睞。但可以很負責的說電商只是互聯網轉型其中的一個子模塊,而且銷售的問題不僅涉及到產品研發、生產,也涉及到戰略等方面。
雷軍也說:“今天大家可能更多地認為向互聯網轉型僅僅是電商化,電商確實提高了渠道效益,但更為重要的是用互聯網思想來武裝自己。不是把產品放在互聯網上就是互聯網公司,要用互聯網的思維做事情?!?/span>
五.“互聯網+”時代,如何衡量一個企業的生命力?
(1)首先看它是否“在線”,各項業務流程中,多少項“在線”了,關鍵流程是否“在線”,這衡量的是企業的互聯網化水平;
(2)然后看它多大程度完成了“互動”的理念,多大程度上能“遵照”用戶的反饋來優化自身的產品和服務;
(3)最后,要看這家企業在非業務線性流的其他節點上是否“聯網”,是否與全網發生著互動與交換,并因此產生新的流程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