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趕快訂閱吧!教育孩子是門科學,靠經驗和摸索會走很多彎路,孩子等不起,孩子誤不起!
任何事業的成功都無法彌補孩子教育的失敗!
胡中海點評:很多家長在詢問,在疑惑要怎么去改變孩子。這是家庭教育最大的誤區之一。孩子不需要改變,他的每一個行為,背后都與他自我成長需求或者我們的教養方式相關,所以我們真正需要做的不是改變孩子,而是:
1.思考他的行為背后的積極意義。
2.反思我們的方式是否有誤,如何去改變我們自己。
家長在教育孩子,基本都是拿孩子和自己跟別人較勁,比如拿自己理想中的孩子或自己的期待和現實的孩子比,比如把別人對孩子和自己的看法看得太重,把自己對孩子純粹的關心和孩子的內心成長看得太輕。放下自己心中比較的惡習,成長和完善自己,有和諧的夫妻關系和家庭氛圍,成就優秀孩子成長
★【家庭教育中遇到任何問題請加微信:731569981,與我們專家老師在線交流】
介紹系統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和兩性關系的成長
【中國家庭教育046】兒童用感覺來發展自己
“注重感覺才可以讓我們的孩子成為一個真實的人、統一的人,而真實的人才可以靠近真理。全然依靠理性,我們會被馴化成社會或是某人或是某個利益集團的工具。”
關于兒童如何用感覺來發展自己的理論,大約有近百年的發展史了,從盧梭到近代的蒙特梭利、皮亞杰,他們都闡述了這樣一個教育觀點——兒童依靠感覺來認知。
1762年,盧梭在他的《愛彌兒》中提出:感覺是知識的門戶,感覺教育可以把人從獨崇理性的馴化中解放出來,成為“自然人”。
這里盧梭所說的“理性”就是我們所說的認知。他舉了一個例子:“有一個斯巴達婦女在等待著戰事的消息,她的5個兒子都在軍隊里。一個奴隸來了,她戰栗地問:‘有什么消息?’奴隸回答說:‘你的5個兒子都戰死了。’‘賤奴,誰問你這個?’‘我們已經勝利了!’于是,這位母親便跑到廟中去感謝神靈。”
盧梭認為,這樣的人會常處在自相矛盾中,她的感覺和認識是分離開的。用心理學的說法是這樣的人內在分裂而常處于焦慮狀態,他經常在內心的傾向和應盡的本分之間徘徊猶豫。因此,他既不能成為一個人,也不能成為一個好公民。對于這個內外不能一致的人,盧梭問:“他要同時成為這兩種人,該如何做到呢?”
盧梭是要告訴我們,注重感覺才可以讓我們的孩子成為一個真實的人、統一的人,而真實的人才可以靠近真理。全然依靠理性,我們會被馴化成社會或是某人或是某個利益集團的工具。
跨入1900年后,在這一百年中我們選舉一個代表性的人物——蒙特梭利。“感覺教育”是蒙特梭利教育的核心部分。她認為:感覺教育就是自我教育。她這樣定義的教育是什么呢?她說:“經由科學的觀察,已經證明教育不是教師給予學生什么東西;教育乃是人類的一種自然的活動過程,受教育并不是聽講,而是從環境中汲取經驗。”她進一步具體解釋說:“活動是真正人格的一部分,是無法以其他取代的。不活動的人會受到根本存在的傷害,成為被人生所遺棄的人。”身體感覺的過程會如此地被人強調!稍加一點解釋,這里的“被人生所遺棄”,不是被別人的人生遺棄,而是被自己的人生所遺棄。簡言之,不讓兒童感覺與經驗,意味著讓兒童失去自己的人生。
我們的教育是以蒙特梭利的教育理論為平臺的,多年的教育實踐證實了兩點:兒童是自我教育的,兒童是通過感覺發展和創造自己的。
皮亞杰的成就是認知發生論,但是,用他的理論來講感覺的重要性,也再合適不過了。
皮亞杰的發展階段論闡述了人0—15歲的認知發展。
3歲的貝貝有一天遇到了一只“疑似貓”。她好奇地走近它,它卻跑掉了。她叫它“吉吉”。下午,她又吃驚地看到另一只“疑似貓”用后腿站立著,“吉吉坐了起來?”她開始注意這個“疑似貓”和貓的不同點。有一天,母親告訴了她一個正確的名稱“松鼠”。
在這個例子中,皮亞杰抽離出的是認知,但有血有肉的部分是感覺和心理活動。根本沒有人可以替代感覺、知覺、經驗這些過程。
根據皮亞杰的理論,12歲以后的孩子才可以不依靠實物來認知。實際上在我們的周圍,太多的人根本就沒有發展到12歲。他們被過早地剝奪了感覺。在12歲以前,認知必須使用實物,這就是為了保證兒童的感覺、知覺、經驗順利過渡到認知。
這些關于感覺教育的理論都是經典理論。歷史上所有的教育家都一致闡述了他們透過觀察發現的兒童認知的秘密。這個秘密的發現促使了教育的變革,不斷改善著兒童的生存狀態,改良了人類的進化,促進了社會文明的發展。
但是,這樣一個歷經了近一百年,幾乎接近常識的發現,并沒有普遍地被我們今天的父母接納,也沒有被我們應用在兒童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并沒有被大多教育機構中的教育者接納,也沒有在學校教育中被貫徹和實施,沒有體現在課程、教學方法或者老師的言語中。
因為我們和人類歷史上的兒童教育學家們只是擦肩而過,仍不曾相知。
許多媽媽不容許孩子吃手、不允許孩子抓摸、不允許孩子玩土……一個勁兒地說著“不講衛生”、“聽話”,而致使孩子焦慮地大哭;許多教育者讓6歲的孩子速算;還有許多我們熟知的教育方法,比如老師站在前面教孩子,“1是個棒棒,2是個鴨子,3是個耳朵”……類似這種根據成人的想象而設計的教育方法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不了解人成長的歷程,而想當然地使用灌輸和馴化,這種破壞兒童成長的教育模式卻被我們延續了下來,我們要從這樣的教育觀中驚醒。
感覺不僅讓孩子發現簡單和基本的物質世界,也讓孩子發現基本的內在世界……兒童完成了基本的感覺后,感覺的能力就如同認知的能力一樣,會在這種基礎上被提升。
上圖胡中海老師給老父親修腳
新巔峰教育--國內最高品質的家庭教育
有問題請:VIP私人定制《造就精神貴族祖先》家族系列課程
======關于我們======
在錯誤的路上走一千年,不如在正確的路上走一步。 新巔峰教育視頻集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jY3Mzk4Mzg0.html 新巔峰教育新浪官方博客 https://blog.sina.com.cn/xdfhzh 感覺好! 就轉發到您的朋友圈,幫助更多人一起成長改變! 如何內外兼修!遇見最美的自己! 新巔峰教育國內最高品質家庭教育 2014年使命行天下全國巡講已全面進行中 2013年愛行天下356場 2012年愛在民間315場 2011年與愛相會287場 十年間胡中海全國巡講3000余場,受益人群超百萬人! 捐助教育2000多萬元 踐行懷大愛、做小事! 向全國范圍招募愛心個人和事業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