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競爭越來越殘酷,正如野生叢林里的生存法則,優勝劣汰。
于企業而言,想要在競爭中取得勝利,必有賴優秀的團隊。既然是團隊,便少不了領頭的人,即我們常說的“領導者”。
什么是“領導者”?有人認為擁有領導的頭銜便是領導者了。
這些“領導者”是被“上面的人”任命的,組織上說你是領導,你就是領導了。
這種情況多出現在國有企業,坐在那個位置,享有那個名頭,你便擁有那個權力,底下的人自會敬你三分。
然而,在市場競爭異常血腥的民營企業里,可就不是如此了。
“上面”說你是“領導者”,你還真不一定就是“領導者”了。
市場經濟下民營企業里,員工與企業之間的合作,自由度是很高的,員工不滿意大可以用腳投票,拍屁股走人。可不像在國有企業,溫水煮青蛙,大家求個穩定,有什么事情也是能忍則忍,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在非國有企業帶團隊,絕不是僅靠一紙任命就足夠了的,別說那些職業經理人了,就是老板本人又怎樣?
員工們對老板不滿意了,照樣揮揮衣袖,走人,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因此,你說是情勢所需也罷,是對自身要求高也罷,現今作為一個領導者,倘若有意帶出一支具高執行力、有極強戰斗力的團隊,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萬通集團的馮侖先生,作為實踐經驗非常豐富的“領導者”,發表過這樣的言論:
“一個管理者容易犯錯誤的地方在于弄不清楚是管理自己還是管理別人。實際上,一個人群行為的發動者是其組織者,也就是董事長、總經理,目標是他們定的,組織架構是他們定的,他們牢牢把握主動權,所以所有的責任都應該歸在他們身上。偉大的人管理自己而不是領導別人?!?/span>
正如馮侖先生所說,“偉大的人管理自己而不是領導別人”,但在實際工作中,但凡被稱為“領導者”的人,都很容易將糾錯的手,指向別人,而不是自己。
那么,什么樣的領導者可以被稱為優秀呢?一位優秀的領導者須具備哪些特質呢?
被譽為“排名世界第一的管理咨詢大師”拉姆查蘭先生對此做了分析與總結。
拉姆查蘭先生在他的書中描述到:
那些業績優異公司的領導者們一般都具有以下六個特點:
“1.他們對自己的業務有著足夠的了解,所以他們能夠在一些重大決策過程中貢獻自己的力量。”
正如拉姆查蘭先生所說,領導者該是某個領域的專家,當團隊成員在決策時躊躇不決時,領導者必須能果斷而明智的做出決策,同時這些決策在事后檢驗時,通常被認為準確率是極高的。
如此,領導者便自然而然的在團隊中樹立了威信,建立了專家權威,當大家面臨意見不一致時,領導者能促成團隊成員很快達成協同。
“2.他們能夠為企業的發展確立明確而清晰的目標。復雜會導致誤解,簡潔則會排除迷惑。”
“確立明確而清晰的目標”,這點很重要,既要“明確”,更需“清晰”。
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組織里很容易出現的一種情形是,簡單事情復雜化,流程冗長,犯了大企業病,目標也越來越模糊,從高層傳達到基層,目標的描述都走樣了。
既然目標都不清晰了,執行的過程中出現偏差自然是情理之中了。
“3.他們會經常地給自己的下屬提供指導和培訓。在這些人看來,判斷自己領導能力的標準是自己所聘請的人的質量,所以他們會在確定提升對象之前對其進行充分了解?!?/span>
在企業里,好的領導者一定是好的教練,領導者須言傳身教,虛懷若谷。
教導下屬是上司不可推卸的職責,下屬只有在具體的工作實踐中,才能得到最大的鍛煉。
那些喜歡“藏一手”的領導者,若非不是自信不足,便是胸懷不夠,他們認定的所謂“教會了徒弟餓死師傅”的觀點,完全是無稽之談。
一方面對于企業來說,接班人隊伍的選拔和培養是保證企業基業長青極其重要的事情,任何一家有愿景的企業都會在制度上保證企業的人才,特別是關鍵崗位的人才后繼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