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公式是“利予人,潤于己”。
這也是所有企業盈利的魂,它解決的是心的問題,是個觀念問題。
第二個公式是“利潤=智慧-知識”。
在信息對稱條件下,知識只能給社會帶來價值,但是不對企業、不對組織產生利潤,創造利潤必須要靠智慧。所以智慧的開啟很重要,這個公式解決的是腦的問題。
第三個公式是“利潤=創新-競爭”。
現在很多企業的興奮點都在競爭上,一味強調核心競爭力,其實,企業真正需要的是核心創新力。這個公式是解決手的問題,是一個方法問題。
第四個公式才是“ 利潤=收入-成本”。
這個是最后的結果。如果只是按照這個公式去走,不考慮前面三個公式,實際上就是倒果為因,企業很容易走入死胡同。
老板要參照第一個公式,經營班子要參照第二個公式,技術專家或專業人員對應的是第三個公式,而職工對應的則是第四個公式。只有這樣結合起來才是一個集成的企業,其實就是智慧經濟、知識經濟、網絡經濟、工業經濟、農業經濟和自然經濟等六種經濟形式的復合。現在很多企業在提高利潤的時候經常陷入誤區,比如進行惡性競爭、簡單地擴大規模、降低員工工資、減少員工數量、引進優秀人才和全員培訓。這種方式就跟我們中醫里看病抓藥一樣,只用一味藥是解決不了問題的,需要十幾味藥一起熬才能治本。
只有與時俱進、市場導向、科技先行的創新創業、少數精英和勤勞員工三位一體的,以現代嫁接傳統的專業化精英的智慧型企業,才能在未來繼續生存下去。而未來企業的競爭力應該體現在:第一,軟資產比例高;第二,有較強的創新力;第三,有較高的毛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