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管理人員職業化之我見
【摘要】面對全球經濟一體化和醫療服務領域不斷開放、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不
斷深入的新格局,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醫院管理者素質的高低已經成為醫院興衰成
敗的關鍵,推進醫院管理人員職業化進程刻不容緩。本文分析了醫院管理人員職業
化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以及影響醫院管理人員職業化的主要因素,認為當前加快醫院
管理人員專業化進程有一定的基礎,必須轉變觀念,提高認識,營造環境,加快衛生
管理人才的培養,建立完善的職業管理者選拔、評價體系。
關鍵詞醫院管理管理人員職業化
面對全球經濟一體化和醫療服務領域不斷開放、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的新格局,如何創建先進的適合中國特色的醫院管理模式,如何在日益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健康生存、有序發展,如何才能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需求,是目前廣大醫院管理者共同關心的問題。而這些并非僅依靠添置些設備、引進專業技術人才所能解決的。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醫院管理人員素質的高低已經成為醫院興衰成敗的關鍵。醫院管理人員職業化問題成為當前的熱門話題。SARS風波過后,北京、廣東等地就召開了關于醫院管理人員職業化的專題座談會,業內人士討論熱烈。本文就推進醫院管理人員職業化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1 推進醫院管理人員職業化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1.1 醫院管理人員職業化是醫院管理科學發展的內在要求管理專業化、職業化是當前的趨勢。醫院管理學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它所包含的內容除了醫學、管理學以外,還涉及了工商管理、社會學、經濟學、法學等眾多內容。近年來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以及醫院的現代化建設和發展,醫院管理作為一門科學,它的學術地位、專業作用已逐漸被各級政府所重視。醫院管理科學的理念、知識和信息的發展變化日新月異,其內涵在改變,外延在拓展,手段在更新,與自然科學、社會人文科學、工程技術等的相互聯系、交叉和滲透日益增強,現代管理學的眾多成果也被越來越多地應用于醫院管理領域,醫院管理科學的專業化快速發展要求醫院管理者必須全身心地投入這一專業領域。時代發展對管理者在概念、技術、協作、政策、商業、控制等科學管理的綜合能力提出了越來越高的特殊要求,我國醫院管理人員非職業化的現狀是難以勝任的。
1.2 醫院管理人員職業化是醫院改革與發展的現實需要由于政治體制、經濟體制改革等深層次的原因,以及人們對管理工作認識上的差距和醫務人員對現代醫院管理工作思想上缺乏認同感等因素,使得我國醫院管理人員隊伍不夠穩定,管理水平低,存在著”五多五少”的結構特征,即低層次學歷的多,高層次學歷的少;醫學專業的多,管理專業的少;愿意從事醫療工作的多,愿意從事管理工作的少;領導層兼職的多,專職的少;靠經驗管理的多,靠科學管理的少。現行的醫院管理人員往往是臨床、管理雙肩挑,是政治行政式的,缺乏醫院管理的職業知識和技能的系統培訓,沒有形成醫院管理人員的職業意識,醫院管理人員管理知識缺乏、管理能力不足、經營意識不夠、戰略決策不強、綜合素質有待提高這一狀況已經成為制約衛生事業發展的瓶頸之一,難以適應當前改革和發展的需要
1.3 醫院管理隊伍職業化是當代世界醫院管理隊伍建設的必然趨勢發達國家普遍十分重視對醫院管理人才的培養和使用。據權威資料顯示,國外推行職業管理的時間較長,如美國的衛生管理教育已有50多年的歷史[3]。在培養目標、課程結構和教育層次等方面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教育體系。在美國,醫院院長、副院長以及各職能部門的主要官員都是由經過大學的管理學院或公共衛生學院設立的醫院管理專業,或經過法律、經濟等專業的正規培訓,并獲得碩、博士學位的人擔任,形成領導層中各種專業的互補。他們大都精通管理、懂得醫學知識及醫院的工作規律、熟悉醫院規劃的系統工程、具備一定的法律知識。業內專家指出,職業化的醫院管理制度的推行,實質上是把醫院的經營管理和學術發展分開。從香港、臺灣等地的醫院(如長庚醫院)管理來看,把醫院的醫學活動和醫院經濟運作分開管理,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尤其是在財務、人事、后勤等部門,由醫院總經理領導專業人員,將更能提高效率,提高經濟運作能力。同時,使專家型的院長們更能安心地領導臨床業務工作。
世界經濟一體化對醫院管理的質量及管理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國目前的醫院管理隊伍,是中國融入國際主流經濟后真正與國際對話的人,這些人的水準將直接影響中國醫院管理在國際上的實力和地位,直接決定中國醫療衛生事業走向國際化的步伐。因此,適應國際潮流,盡快建立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醫院職業化管理隊伍、增強他們開拓國際市場的能力已勢在必行。
1.4 醫院管理人員職業化是現代化醫院健康發展必由之路管理是現代醫院建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醫院管理人員職業化是實現醫院管理科學化的基礎和前提。研究表明,在結構、人員不變的情況下,改變管理可以提高50%的效益[5],
1.5 管理產生的效應是乘數的效應。醫院科學管理要求醫院管理者掌握現代科學管理手段。科學管理是管理知識、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有機統一。新世紀的醫院管理者,必須具有政治、機遇、代價、風險及危機意識,把握領導方法的客觀性、動態性和條件性,不斷增強超前預見、洞察規律、把握局面的能力。現代醫院戰略管理的要求決定了醫院管理人員是戰略規劃的設計師和戰略執行者,為保證醫院中、長期目標的有效實現,醫院管理人員必須廣泛收集組織相關信息,認真學習國家的政策法令,科學預測今后三五年以至更長時間內可能對醫院經營活動產生影響的因素,要對本行業高新技術動態了如指掌,能夠回答相關領域的基本問題,并依據對問題的理解對各種可選擇方向進行檢驗選定。面對這一瞬息萬變、循環往復的能動過程,醫院管理人員必須具有穩定性和連續性。而管理人員尤其是院長的短期”兼職”模式,容易導致在經營過程中追求短期效應,損耗本已不足的衛生資源,影響醫院的可持續發展。
2 影響醫院管理人員職業化的幾因素
2.1 現行的醫院管理干部選拔任用制度與醫院管理人員職業化的客觀要求存在一定的矛盾按照現行的管理模式,醫院(主要是指城市大醫院、醫學院校的附屬醫院)的行政、經濟上的管理隸屬于政府衛生主管部門領導,而醫院領導干部的選拔、培養、使用、管理歸屬于組織部門,造成了管醫院的不管干部、管干部的不管醫院的局面。這種隸屬關系上的條塊分割,帶來的直接后果是產生了對管理干部的選才、用人的誤區。常見的現象是慣用從專業技術崗位上挑選管理干部,追求”名人效應”,以學術成就代替管理才能。更有少數的領導片面認為:凡是在本專業有所建樹的專業技術人員,只有提升為管理干部,才能體現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忽視了由”硬專家”到”軟專家”不熟悉、不適應的轉變過程[6]。這樣就造成了管理人員既抓行政管理,又鉆研醫學專業,顧此失彼;有的在專業技術上是很有造詣的人才,但往往不懂管理或不善于管理,如果人為地提到管理崗位,結果是管理工作沒搞好,專業技術也得不到提高,不僅影響了醫院的發展,而且也影響了醫院重點專科的建設和技術的發展。這實質是人才使用上的浪費。當然這一任用方式與建立現代醫院制度所要求的由市場決定經理人的方式也存在一定矛盾。同時現行專職醫院管理人員的出路也不暢,“能”的未必能上,“庸”的無處可去,保障制度也不健全,“退二線”的年齡不斷提前,另有部分中層管理人員害怕“一朝天子一朝臣”,因而也造成了有業務技術的總想將來有退路,工作中主業副業一起抓。在職業化進程中對現存的非專業化、非正規培訓的管理人員的安置也是較難解決的問題。
2.2 管理人員專業技術職務評聘體系的缺陷直接阻礙了醫院管理職業化隊伍專業地位的確立主要表現在國家沒有設立醫院管理職稱系列,缺乏完善的考核評價體系,薪酬制度不配套。醫院有管理業務,但沒有法定的管理職稱系列以及相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