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挑戰 :
作為財務分析人員,往往陷入重財務指標輕經營流程的誤區。
財務數據僅僅能給我們的分析提供思路和路線圖,要真正把握公司的經營狀況,評價公司的經營業績,必須把財務指標和經營流程緊密結合起來,在分析財務數據的同時適當兼顧非財務指標,才能對企業業績作出準確評價。
讓我們來經營管理一家公司,參與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把握管理全局,當然,期末,我們要完成公司財務報表。通過對報表的分析和點評,我們能準確的把經營流程、決策方案和財務數據完美的結合在一起,透過數據背后的迷霧,準確把握企業經營狀況和業績。
共有六家規模較大的競爭對手,實力相當,公司管理層需要充分利用所掌握的市場信息,分析市場走勢,及時了解競爭對手動向,捕捉新的市場機會,提高企業盈利空間。
如何分析新的目標市場?
投資于何種新的產品?
如何調整生產能力?
如何評價投資方案?
如何評價融資方案?
如何評價企業預算?
如何評價企業成本管理控制方案?
如何評價企業現金流狀況?
現金流和企業利潤的關系是什么?
盈利能力與資產有什么關系?
如何評價一家企業的經營業績?
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企業營運能力分析
企業發展能力分析
杜邦綜合財務分析
財政部對企業業績考核標準
怎樣把握盈虧平衡點?
如何看懂財務報表?
為什么有的公司利潤指標很好卻破產了?
┈┈┈┈┈┈┈┈
一系列的決策、一系列的方案總結、一系列的分析和點評
一個把抽象的財務知識和財務分析工具演變為生動直觀模型的過程
一個運作、檢驗、總結和提煉的互動平臺
大家努力追求一個好的經營業績,但更重要的是我們學到了那些財務分析知識?經營過程中我們取得了哪些經驗和教訓?我們怎樣結合經營流程對企業的經營狀況作出客觀和規范的評價?
模擬演練:
1、企業成立、角色分工、就職演說
2、了解經營環境、發現和評估生意機會
3、召開經營會議探索成功的經營模式
4、制定并實施經營決策
5、期末核算并完成財務報表
6、財務數據統計匯總并展示
評價提升:
1、引導大家發言并對學員的發言進行討論
2、學員之間互動交流
3、培訓師總結與財務分析點評
4、財務指標分析與非財務指標分析的結合
5、企業業績評價系統介紹
6、培訓師與學員以及學員之間進行再溝通和交流
7、就經營過程出現的問題取得一致的結論
8、根據當期財務數據預測未來經營
9、通過財務學習將問題上升到理論高度
內部總結:
1、重新審視經營流程和財務決策過程
2、對財務分析點評內容進行消化吸收
3、分析財務數據與企業經營流程的密切關系
4、探討下年經營思路
培訓效果:
1、通過經營模擬公司并進行財務分析和點評,在較短的時間內,把抽象的財務知識和財務分析工具演變為生動直觀的模型,通過立體的教學道具,使每一項財務概念和數據與立體的形象結合起來考慮,達到清晰理解與記憶的學習效果。
2、課程把全局觀念、財務和經營有機聯系在一起,有利于培養員工的全局觀念和整體意識,并能夠從總體上把握企業的經營狀況和業績,在課程進行過程中,學員將擔任不同的管理角色,準確把握財務分析數據與各部門具體經營決策的因果關系。
3、通過經營會議鍛煉溝通協作能力,通過及時的輪崗和職位調整,使學員對企業具體職能部門業績評價有了準確把握并能起到換位思考的效果,有利于部門之間的溝通和理解,增強團隊凝聚力,從而顯著提高成員的團隊意識及公司的整體業績。
4、通過完整系統的學習和演練,學員能透徹理解財務報表的形成過程及數據之間的因果關系,理解公司投入、產出及盈利的過程,并知道如何尋找利潤提高的空間。
5、通過學習總結和經驗交流,學員能對照公司經營數據,提高財務分析水平和企業業績評價能力,挖掘數據背后存在的陷阱和隱藏的問題,實現財務指標分析和非財務指標分析的完美結合。
6、通過企業整體業績評價和職能部門業績評價,準確把握企業經營現狀,提高業務水平和管理技能,確保將所學帶回公司。
培訓人數:24-36人
培訓時間: 2天(標準6小時/天)
課程大綱:
一、財務分析基本知識
1.財務分析的內容及發展趨勢
2.企業經營目標的評價
3.財務分析的方法和原則
4.創業階段財務分析控制環節
5.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的結合
二、解讀財務報表
1.學習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的格式
2.分析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的內部邏輯關系
3.掌握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的編制方法
4.解讀現金流量表
三、分析財務報表
1.資產的質量分析
2.貨幣資金運用狀況分析
3.應收賬款的質量分析
4.存貨的質量分析
5.無形資產的質量分析
6.財務杠桿效益與風險分析
7.分析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以及現金流量表所反映的經營狀況信息
四、預測和預算分析(預算差異分析)
1.如何確定預算的程序
2.怎樣理解全面預算體系中各預算之間的關系
3.預算的調整、考核與評價
4.實際執行結果與預算指標的差異分析
五、盈虧平衡分析
1.固定成本分攤練習
2.做出盈虧平衡圖
3.尋找企業盈利區域
4.如何對盈虧平衡點進行控制
5.邊際貢獻分析
6.邊際成本分析
7.盈虧平衡分析運用與企業業績改善
六、價格制定方案分析
1.以需求為導向的定價方法
2.以成本為導向的定價方法
3.以競爭為導向的定價方法
七、成本控制分析
1.成本計算與控制概述
2.指標分析與經營狀況評價
3.尋求控制成本改善業績的有效途徑
4.成本控制對企業業績提高的貢獻分析
八、財務分析方法
1.趨勢分析
2.橫向分析
3.差異分析
4.會計要素總量分析
5.結構百分比分析
6.財務比率分析
八、盈利能力分析
1.毛利率分析
2.銷售凈利率分析
3.凈資產收益率指標分解
4.資產報酬率指標分解
九、償債能力分析
1.資產負債率
2.已獲利息倍數
3.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分析
4.現金比率分析
5.財務杠桿效應分析
十一、營運能力分析
1.資產周轉比率分析
2.影響資產周轉的因素
3.提高資產周轉率的措施
十二、杜邦分析
1.ROE指標分解練習
2.如何使用杜邦分析模型
3.財務決策與企業戰略
4.綜合財務分析
5.經營流程與指標分解
十三、分析改善方案
1.找出模擬公司存在問題
2.從財務的角度分析問題
3.制定改善方案
十四、改進經營流程
1.改進經營流程
2.分析流程改進對財務指標的影響
3.財務指標如何反映經營流程的改善
十五、企業的學習與成長
1.認識企業成長的方式
2.制定行動計劃
3.分析企業成長的支撐因素
4.對企業成長進行全面考核和把握
十六、企業業績評價系統
1.業績評價方法選擇
2.業績評價指標選擇
3.業績評價程序選擇
4.業績評價系統建立與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