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婉園情緒壓力管理 詹婉園壓力管理與情緒調控 詹婉園情緒與壓力管理 詹婉園警察壓力管理
三、警察心理壓力緩解的途徑與措施
(一)公安機關從組織層面上緩解民警心理壓力的措施
1、公安機關應從組織制度、程序上幫助民警緩解壓力,加強過程管理。警察職業是一個高風險、高壓力的職業,因此,在招收警察時,首先要排除有心理疾病、心理障礙的人員,確保新招收民警不僅具有較高的政治、業務素質,而且具備健康的心理素質。除了嚴把“招警”時的心理測試關之外,還應注意識別警力資源的特點,合理地安排使用民警,調整警力部署,盡量使民警的心理特征與所從事的工作相符,做到警力資源的最佳配置,避免將來無法勝任工作而產生巨大心理壓力的現象。此外,還要實施鼓勵民警休假制度,減輕因工作任務繁重,難以充分休息給民警帶來的壓力。
2、公安機關可以從文化氛圍上鼓勵并幫助民警提高心理保健能力,學會緩解壓力,自我放松。公安機關可以為民警訂閱有關保持心理健康與衛生的期刊、雜志,還可開設宣傳專欄,普及民警的心理健康知識,告知民警壓力的自我調適方法,以增強民警的心理“抗震”能力。同時,針對民警心理狀況,引入心理訓練的內容,不僅要培養民警的意志品質,更要培養民警承受壓力的訓練,以提高其工作的技能。還可以在單位內部建立專門的保健室,提供各種鍛煉、放松設備,通過健身、運動,不僅能保持民警的生理健康(這是心理健康的基礎),而且還可使民警的心理壓力很大程度上得到釋放和宣泄。
在國外,警察的心理健康問題已經引起了高度重視,發達國家和地區除了在選拔警察時注重心理素質,還在系統內部設有專業的心理輔導和咨詢機構,以協助警察調適心理,防止意外事故發生。據悉,香港警隊早在1983年就開展了心理服務,截止2000年,該服務工作已架構齊全,制度完善,體系良好。香港警務處目前無須熱線咨詢了,全是面詢康復,配備有7位專職的高級心理醫生,都是政府派駐警隊的文職人員。香港《警察通例》還明確規定警察在執行公務中受到刺激如開槍、擊傷等,事后都必須咨詢心理醫生,并運用科學方法排解心中的焦慮和障礙。而目前在這方面我們往往偏重于政治和和業務素質的教育,而忽略對警察心理素質和抗壓、自控能力的培養。因此,我們迫切需要成立一個專業的心理輔導和咨詢機構,免費向承受壓力的民警提供心理咨詢,使民警達成一種共識:“身體不適,找內外科醫生,心理不適,找心理醫生。”
3、公安機關各級領導應真正關心民警的生活,減輕各種生活壓力源給民警帶來的種種不利影響和壓力。警察職業具有高危險性,長年累月的加班加點,無規律的生活,身體極度透支。特別是在一些貧困落后地區的基層單位,40至50歲患病的民警特別多,有些家庭是丈夫因病無法工作,妻子下崗待業在家,情況非常困難。而且,由于地方財政的拮據,許多警察應該享受到的補助、津貼甚至工資都難以足額發放,此時,從制度上落實各項從優待警的措施,便顯得尤其重要。要讓民警能安心工作,就要讓他們沒有后顧之憂,盡可能地保障民警身體、心理健康,出了問題能幫上忙,這就需要完善民警保障制度。可成立民警救助基金會,或向民警提供社會保險及多種形式的商業保險,以此增強民警的安全感和較為穩定的就業心理,讓他們能更好地維護社會治安穩定,沒有后顧之憂地為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