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婉園情商領導力 詹婉園情商教練 詹婉園父母情商 詹婉園青少年情商 詹婉園婚戀情商
1995年,戈爾曼寫出了暢銷書《情商》,向中國讀者介紹了“情商”。那時戈爾曼把情商概括為5個方面的能力。現在戈爾曼把情商進一步簡化為4個方面:自我意識、自我管理、社會意識、人際關系管理。這本《情商:決定你職業生涯的領導情商》,正是從這4個方面介紹了如何用情商締造領導力,給我們很多啟發。
情商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后天學習所得的。領導力是后天培養的,卓越的領導力是通過情感來發揮作用的,領導力需要通過情商來實現。領導者的情感狀態和行為直接影響員工的情感和表現。領導者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以及對他人的情緒有何影響,并不僅僅是個人的事情,也是組織的事情,因為它影響組織的運轉狀態。即使萬事俱備,如果領導者不能正確引導人們的情感,那么結果也將不盡如人意。我們個人的情感屬于開環系統,受其他人的情緒影響。我們依賴于與他人的聯系來保持自我情感的穩定。領導者所扮演的是團隊的情感向導角色,是組織情緒的晴雨表,因為每個人都在關注他的領導者。由于領導者對他人情感的影響是最大的,所以領導者的根本任務是為員工帶來積極的情感。但只有當領導者可以創建共鳴感時,這一點方才能夠實現。從根本上而言,領導力的首要工作就是情感管理。
領導力是帶領別人跟自己來的能力,領導者能夠調動別人的情緒,才能夠調動這個人的行為。從這一角度看,領導力就是管理情緒的能力,而情商也是管理情緒的能力,因此領導力就是情商。高情商的人與人打交道,高智商的人與事情打交道。這要求人力資源管理者要能夠根據員工情商的高低來安排工作。
工業化社會導致物質豐富化、情感沙漠化。無情的業績考核、殘酷的競爭、冰冷的人際關系使人們深入反思發展的目標和領導力的內涵,我們建設了高度的物質文明,卻導致人的情感嚴重受傷。現實對領導者的領導風格提出了新的要求,那種硬邦邦的、沒有人情味的、不和諧的領導者將綁架員工的情緒,使人們精神沮喪、身心俱疲,甚至產生一種防御、戒備心理,規避責任,并盡量避免與管理者的接觸和聯系。領導者的主要任務是激勵員工,使他們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增加對工作的熱情,同時營造合作與相互信任的氛圍。
領導力發揮著一種原始的情感作用,人類最初的領導者,無論是部落酋長還是薩滿巫師,他們之所以能夠贏得領導地位,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的領導力具有情感信服力。如果缺乏積極健康的情感,那么所謂的領導者進行的只不過是管理,而不是真正的領導。真正的領導發生在精神層面,這樣才能夠實現領導者與追隨者的共鳴。高層領導者關心的是戰略和價值觀,而團隊領導者承擔著兩個基本任務:一個是關心工作,一個是關心人。團隊領導者與團隊成員有密切的日常接觸,了解成員的情緒狀態,承擔著調整團隊成員情緒的作用。
執行力就是把思想變為行動的能力,一個人的執行力是把自己的思想變成自己行動的能力。要想提高員工的執行力,領導者首先要有領導力,能夠把自己的思想裝入員工的大腦。領導者的工作就是出思想,再把自己的思想裝入別人的大腦。良好的情緒調動能力以及互動能力,是把自己的思想裝入別人大腦的橋梁和動力。當領導者提出問題,說員工的執行力不強時,其實問題是領導者的領導力不強。如果領導者能夠調動員工進入良好的情緒共鳴狀態,員工的領悟力就會增加,就會很好地領會領導者的思想,其執行力就會有極大提升。一個人,情緒好,干事,好好干事,把事干好,干好事;一個人,情緒不好,不干事,不好好干事,不把事干好,不干好事。所以不良心態是安全隱患,優良心態是競爭力。
人工作的目的是為了生存,生存的本質又是什么?英國教育家尼爾說:“一切人類努力的偉大目標在于獲得幸福。生命是一個過程,重在追求幸福,尋找快樂。”亞里士多德也說:“生命的本質在于追求快樂,途徑有兩條:發現快樂的時光,增加它;發現不快樂的時光,減少它。”
如果領導者以情商為基礎締造領導力,打造高情商組織,讓組織充滿和諧,讓人們內心幸福,進而實現幸福人生,自然會實現人與人和諧、人與組織和諧、組織與組織和諧、人與自然和諧。讓人們以陽光心態面對工作與生活,更有利于建設和諧美麗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