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創業”浪潮里,許多人都被創業成功的希望迷暈了大腦,忘記了自己最初的創業的初心是什么樣的?! ?br />
有初心有理念有堅持的創業者,才會知道自己的產品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運營該把內容往哪個方向引導。不會把自己原本想做的事情帶偏到陰溝里翻船。
對于能不能經歷所有挫折、坎坷,經營好這項事業,是不是對所做的事情有充分的熱情,這對創業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對于很多前途不明,前期要花費巨大學習成本來慢慢建立業務壁壘,以希望獲得巨大后期收益的項目來說,早期要面臨的挑戰,要承受的煎熬,實在太多太多。如果采用特別急功近利的手段,導向其他收效快的手段,無異于飲鳩止渴,透支掉業務的未來。
如果不是有非常人的**和超常的見解,普通創業者或許很難扎實學習、研究好業務基礎;用1萬小時的訓練,建立起其他人所難以短時間積累的知識、經驗的壁壘,再去指導項目的執行和操作,必然比臨時吹泡泡的競爭者要強過太多。
偶爾來一股東風,一群風口的豬飛上天,沒有翅膀遲早還是要摔死。
很多人一旦開始創業,就被架上了高臺,項目失敗了也下不來。為創業而創業的人,迷失自我也找不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向。“連續創業者”這個稱號,放現在估計也沒有多少人會認可。
如今這么多創業的項目,估計很多也是被創業成功故事里那些暴富的劇情所誘惑,最終哪些是初生牛犢的懵懂,哪些是冒險者的投機,哪些是創業者的實踐,都真假難辨。
創業者談投資,總有一些怨念,就是投資人怎么就不懂我。我認真研究業務,認真琢磨總結出的經驗,設計出的創新業務,為什么還不如那些投機抄概念的項目容易拿到錢。
話說那些總被概念綁架的投資人,其實也都是聰明人。浪潮里淘金,本身就是難事,如何區分認真的創業者和投機分子,人心隔肚皮,更是難上加難。
尤其是從他們的角色看來,拿著那多錢,總要下注的。很多朋友說,投資者最大的恐懼,不是投錯了案子,錢打了水漂。而是遇到好案子的時候自己沒有接住,當別人帶著所投公司上市敲鐘之后吹牛逼寫文章自己如何如何精明有遠見時,自己只能捶胸頓足怎么就沒給高點估值,多找創業者喝幾回酒,抹眼淚訴衷腸拍胸脯,把案子拿下了。
其實,再好的投資人,也很難比優秀的創業者更懂業務,因為優秀的創業者總會有專注的時間做深入的研究。所以說VC挑對項目的概率,自然不會比資深業務專家找對創業方向的概率高。
做產品,或者會有各種試錯,創業給創業者的是一個更純粹的機會,不到公司無以為繼,或是走不回初心的方向,都可以按照自己覺得對的方式,去實現自己的目標。
如果你的創業初心就是為了賺錢的,那可能方得始終的概率就比較小了,而創業成功的概率隨之而然的,也就變小了。 如果你的初心是為了一個夢想,或者說想做成行業里面的一個標桿,再或者說想為普通大眾做點好事,那這樣的成功概率稍微那么大一點。
創業需要忘掉那些投機的誘惑,仔細做自己喜歡的、認可的,由初心而生,由初心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