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市場警鐘:分析客戶投訴現狀,認識服務價值
第一節:我們必須面對的服務問題
? 客戶對于服務期望越來越高
? 產品同質化,服務成為核心競爭力
? 服務窗口、服務人員千差萬別,如何保證服務一致性
? 服務成本不斷提高,服務價值難以實現
? 服務質量提升源于細節
第二節: 服務失敗的客戶行為分析
? 沉默——不再忠誠
? 采取行動
? 現場投訴/抱怨——二次機會滿足客戶
? 向第三方抱怨——潛在危險:負面宣傳影響感知
? 向第三方投訴機構投訴——由點及面的負面輻射
第二部分: 技能訓練:投訴處理技能訓練篇
第一節: 贏者素養訓練
? 凡事正面積極
? 凡事顛峰狀態
? 凡事主動出擊
? 凡事全力以赴
短片觀看:別對自己說不可能
短片觀看及案例分析:情緒調整的重要性
第二節: 溝通能力訓練
? 四級強度微笑訓練
? 贊美訓練
? 關心技巧訓練
? 聆聽技巧訓練
? 有效溝通話術訓練
? 說具有同理心的話
? 說對方感興趣的話
? 說有共同點的話
? 說感覺良好的話
? 說贊賞客戶的話
? 說建立信任感的話
第三節: 確定解決辦法訓練
? 三明治法則
? 第一層:認可、鼓勵、肯定 、贊美
? 第二層:建議、指正、要求、詢問
? 第三層:鼓勵、肯定、贊美 、希望
? 提問技巧訓練
? 假設提問法
? 感官運用法
? 心像提問法
? 總結提問法
? 回應確認技巧
? 直接解答法
? 舉例說明法
? 重復復述法
? 立即行動法
? 投訴處理細節訓練
? 五個一點:耐心多一點、態度好一點、時間快一點、補償多一點、規格高一點
? 三換原則:換處理的人,換處理的地方,換處理的時間
? 七個一工程
? 靈活變通能力訓練
? 快速掌握對方核心需求技巧
? 快速讓客戶滿意的技巧
? 快速尋求解決機制的技巧
? 快速解決問題技巧
第四節:電話投訴處理注意細節
? 電話響三聲之內接起
? 電話機旁準備好記錄工具
? 確認記錄下的時間、地點、對象和時間等重要事項
? 告知對方自己的編號
? 使用禮貌用語
? 通話簡潔、明了
? 見面語不見一個樣,注意電話中的語言三要素——語言、語調、身體語言
? 客戶先掛電話
短片觀看及案例分析
啰嗦型客戶服務補救處理案例分析
關于欠費停機問題的咨詢投訴處理案例分析
第三部分:升級投訴處理與服務補救
第一節:升級投訴分析
? 什么是升級疑難投訴
? 抱怨升級為投訴的七大要素
? 升級疑難投訴給企業帶來的后果
案例:一個真實震撼而不可思議的升級投訴處理全程披露
第二節:非正常/惡意投訴分析
? 非正常/惡意投訴的基本特征
? 無理索賠
? 索賠額度逐步升級
? 手段升級,不斷施加壓力
? 不走正道走邪道,不愿公了愿私了
? 不出具法定證據
? 惡意炒作
? 多選擇重要時間段和重要場合
? 特殊人物或特殊背景
? 地方保護主義色彩
? 惡意要挾
? 非正常/惡意投訴的危機處理
? 適時開展非正常投訴危機公關
? 及時尋求政府保護
? 搶先與媒體溝通
? 危難之時撥打“110”
? 勇敢走上法庭
? 巧妙運用證據
? 加大宣傳維權成果的力度
? 向惡意投訴者索賠
? 運用科技手段處理投訴
? 從非正常投訴危機中尋找商機
第三節: 升級投訴管理
? 投訴分級工具包
? 投訴影響力
? 投訴解決難度
? 投訴改善效果
? 投訴分級處理機制
? 受理層面
? 處理層面
? 管理層面
? 服務例會
短片觀看及案例分析:惡意投訴的處理案例
第四節: 服務補救策略
? 跟蹤并預期補救良機
? 重視顧客問題
? 主動出現、承認錯誤
? 服務升級等措施解決出現問題
? 盡快解決問題
? 授予一線員工解決問題的權力
? 服務補救技巧
? 服務補救權力
? 隨機應變能力
? 從補救中汲取經驗教訓
? 建立屬于自己的知識庫
? 有效管理和控制客戶的服務質量需求
? 建立服務補救預警系統
第五節:運用法律武器化解沖突于無形
? 常用相關法律條款分析
? 誰主張誰舉證原則
? 《民事訴訟法》第64條第一款的規定:擺事實,搜集證據
相關案例描述:客戶反映兩年前使用的神州行標準卡上還有32元余額,強烈要求退還。
? “罪罰相當”原則
相關投訴案例:
? 《合同法》的相關條款解讀
?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 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 (一)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
?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 電信用戶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解讀
? 總則相關條款解讀
? 消費者權利解讀
? 經營者義務解讀
? 爭議的解決
? 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 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
? 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 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 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 電信法出臺相關條文
? 三網融合急需電信法出臺
附:投訴處理注意事項
? 逃避問題
? 經常向管理人員求救
? 沒有了解問題便太快轉交同事處理
? 太快走開
? 驚慌
? 找證明或借口
? 說公司或其他部門、同事的不是
? 在顧客面前品評
? 過分承諾
? 傳達含糊不清的訊息
? 不適當的面部表情和語調
? 當作個人事件
? 主觀判斷
? 忘記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