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寫作角度看,作者在這里讓美猴王提出這個問題用意有三:一是為以后成為齊天大圣、修成正果做伏筆;二是表明自己的寫作主題——歌頌一個敢于追求文明、追求完美、追求真理,敢于與自身弱點和各類妖魔鬼怪作斗爭,并取得勝利,修成正果的英雄——一個自勝勝他的偉大人格;三是為表達作者的人生觀、長生觀、自由觀做鋪墊。人應當是自由的,但自由應是有限度的,應是在追求道——為人類進步的事業,為使人類長生而斗爭——的過程中實現的。其中向道、修行是核心。這里的“道”是客觀規律,修行就是使自己的行為符合客觀規律。
以后的許多筆墨都從不同角度強化了作者向道的觀點。例如,當孫悟空聽通背猿猴說“有三等名色乃是佛與仙與神圣三者(古人將動物分為五蟲,因修行可成佛、成仙、成神、成圣),可躲過輪回,不生不滅,與天地山川齊壽”時,他滿心歡喜,道:“我明日就辭汝等下山,云游海角,遠涉天涯,務必訪此三者,學一個不老長生,常躲過閻君之難?!庇秩缱髡叩淖h論:“噫!這句話,頓叫跳出輪回網,致使齊天大圣成?!备M一步表明作者向道的用意。即修道可長生,可跳出輪回網,使人走向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