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確立“中華國學”定義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歷史意義
“中華國學”研究的是中華民族普遍學習并在生活中運用的引導整個民族前進向上的核心學問。
“中華國學”新定義一經提出,就使之前的國學研究煥然一新,因為它可以實現古代傳統國學與“五四運動”,與社會主義核心文化的統一。
這就沖破了歷史的牢籠,結束了之前國學定義莫衷一是的混亂局面。為中華民族的全面復興提供強有力的文化保證。
現實意義
我們現在的關鍵,是怎樣整合中國古今的和諧文化成就,并將更多的、更有力度的和諧人類的文化帶給世界。和諧文化是馬克思主義文化的組成部分。馬克思主義斗爭學說的全部目的就是實現世界和平,實現共產主義,實現人類和諧。
從國家層面我們已經解決了身份認同問題,
由于種種原因,有不少人包括一些知識分子、企業家確實出現了心理迷失。這種迷惘為我們提出了當前思想文化方面的任務,也就是說,我們要從企業、從全民、從每個社會個體方面來解決這一問題。這就是我們落實和諧世界、和諧社會理念,實現中國夢要做的必要的文化準備,同時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大任務。這是確立“中華國學金論”的現實意義。
理解中華國學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十分必要,因為這是將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想結合的關鍵。整個人類及其各類管理,首先從心靈明澄說起。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