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通訊(00763.HK/000063.SZ)遭美國禁運制裁,推高了國內對芯片產業的反思浪潮。
當地時間4月16日,美國商務部網站公告,7年內禁止美國企業向中興通訊出口任何技術、產品。公告稱,中興通訊違反了2017年與美國政府達成的和解協議。當時,美國政府指控中興通訊違反美對伊朗的出口管制政策。
中興通訊事件再次暴露出中國在一些關鍵核心技術上受制于人的軟肋,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芯片遠不能自給自足。
可以預見的是,如若核心元器件不能及時到位,中興將面臨巨大危機。與此同時,業界、學界乃至全社會亦有擔心,在中美貿易爭端不斷升級的背景下,中興通訊是否只是開始?
美國以解決貿易赤字和知識產權問題為名發起對華貿易制裁,其遏制中國技術進步和經濟發展的實質已漸為清晰。在這種壓力和遏制下,芯片國產化之路該如何走下去?
4月18日,中國計算機學會青年計算機科技論壇(CCF YOCSEF)在京舉辦了一場主題為“生存還是死亡,面對禁"芯",中國的高技術產業怎么辦?”的特別論壇。
“芯片的研發和生產水平反映的是國家整體的科技水平。可怕的不在于差距,最大的問題是我們有沒有掌握主動權?!敝袊こ淘涸菏?、CCF名譽理事長李國杰反復強調,追趕需要時間,但擺脫受制于人的局面不是沒有希望。
呼吁最多的是,中國對于自主研發元器件的推廣利用力度還應進一步加大,要給國產芯片試用和迭代的機會。李國杰,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龍芯處理器負責人胡偉武,中國計算機學會(CCF)秘書長杜子德等均在發言中表達了這一觀點。
從長遠看,人才的培養和儲備是繞不過去的關卡。多位與會人士指出,國內計算機專業過于注重應用輕視基礎教育。胡偉武一針見血道,中國2600多個計算機專業點,都在教怎么用計算機而不是教怎么造計算機,就好像一個汽車專業只教出了一堆駕駛員。
據官方介紹,CCF成立于1962年,是中國計算機及相關領域的學術團體。CCF YOCSEF是由CCF于1998年創建的系列性專業性活動,由來自全國有社會責任感、有激情、有思想的青年學者、企業家及其他各界青年精英參與策劃與組織。
如何看待中興通訊事件
中興通訊事件是中美貿易爭端升溫的一顆子彈,但又絕不是單純的貿易事件。
王加瑩曾在中興通訊工作16年,如今是高文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專門從事知識產權開發、國際保護和市場運營。在他看來,中國產品走向國際的過程,也是理解和利用WTO原則開拓國際市場的過程,中興通訊遇到的情況只是貿易壁壘的演化。
“知識產權法律和反壟斷法律的運用,不斷在中國和其他國家發生?!彼f,過去一段時間,中國企業面臨更多的是知識產權上的限制,中國企業通過發展技術、參與制定國際標準等已經逐步解決了這些問題。
2014年,華為和思科發生標準專利之爭,最終美國運用了本土反壟斷調查;2015年,國家發改委認為高通濫用標準,對它作出大約61億人民幣的行政罰款;轉年,2016年,美國對中興通訊展開調查,最終下了大約62億人民幣的罰單。
杜子德指出,不能將中興通訊事件簡單視作貿易摩擦,這是國與國之間的實力較量。當中國的硬件平臺、軟件平臺都沒有實現自主可控,別人就可以“蹂躪”你。
他提到,美國對華遏制早有預兆:3年前美國對中國超級計算機實施芯片禁運;七八年前微軟以黑屏手段對付使用非正版系統的中國消費者;美國AMD曾表示要把技術轉讓給中科曙光,但被美國政府制止。
胡偉武主張現在應當拋棄幻想。
在他看來,俄羅斯和日本都是在GDP達到美國70%的時候受到打壓,中國在去年GDP達到了美國的70%,目前發展形勢還不錯?!胺旁诖蟊尘跋驴矗ㄒ坏霓k法就是拋棄幻想??峙逻^去確實有點麻痹大意,認為做的不如買的、買的不如租的。”
要耐心要堅定
“很多人希望我們的芯片企業可以很快扭轉這個局面。我想說,大家要有耐心?!崩顕苷Z重心長。
他談到,中國高科技企業不可能一兩年就能“翻身”,就能解決核心技術的研發。因為,芯片的研發和生產水平反映的是國家整體的科技水平。
“尤其在芯片制造工藝上,我們和美國的實力差一代到兩代,我們現在能做到14nm工藝,且工藝還不是很完整,而國外已經做到了10nm到7nm?!?
“但可怕的不在于差距,最大的問題是我們有沒有掌握主動權?!彼f,“可惜的是,到現在為止,我們還沒到這個水平。我們曾努力過,但過去幾年,差距并沒有經過努力而縮減。”
問題不全在企業。李國杰表示,芯片設計制造有大量基礎性的技術,從設備、配套到軟件,尤其是經驗,都需要長期積累,不是砸錢就能夠解決。
一方面積累不夠,另一方面政策也時常搖擺。
李國杰談到,國家對于關鍵核心技術的投入正在加大,但在民用芯片上,過去的政策不是很堅定。“這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出來成果的,需要長時間支持,而不是兩三年看做不出來就換一個方向、換一個隊伍,甚至調整制度?!?
杜子德對過去的一些政策也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認為,中國長期對基礎研究重視不夠,對核心技術和平臺重視不夠,是值得深刻反思的問題。
李國杰等人還呼吁要在政策上對國產芯片的使用予以支持。
“不要說"你什么時候做得跟國外一樣好了再用",只要做出來就鼓勵使用。關鍵技術、核心產品都是用出來的,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彼f。
被稱為“龍芯之父”的胡偉武表示,中國的集成電路發展要有試錯機會,對于自主研發元器件的應用力度還應該進一步加大?!昂枚嗥款i不在工藝上,不在技術上,而在技術和市場的迭代上,要發現問題才能改進問題?!?
杜子德形容中國沒有打好市場牌。
他指出,產業鏈的形成需要靠市場推動,中國那么大的IT市場,但還是把軟件硬件應用市場拱手讓人。沒有市場就不能優化技術和產品,沒有市場芯片人才只能改行。
要加強計算機基礎專業人才培養
對于人才培養政策的反思也引起了在場人士的共鳴。
在李國杰看來,中國芯片研發和制造人才以及培養單位較以往有所增加,但遠不及應用類計算機專業的發展速度。胡偉武形容中國產業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極不匹配。
原因何在?
從專業設置看,計算機專業對于系統結構和芯片方面的培養能力較弱;從待遇上看,芯片研究人員的收入較從事人工智能等應用類領域研究的低不少;而在人才考核機制上,因為芯片研究領域發論文難,研究人員在各類人才評選中處于劣勢。
胡偉武舉例說,國內絕大多數互聯網企業都在使用java編程,會使用java的工程師數以百萬計,但研究java虛擬機技術的人才到現在也只有幾十人。
“中國2600多個計算機專業點,都在教怎么用計算機而不是教怎么造計算機,就好像一個汽車專業只教出了一堆駕駛員?!彼f。
北京交通大學副教授李浥東也有親身經歷,他的學生不愿意學習系統結構。
“高校講就業率,學生看市場預期。和系統結構相關的企業,跟那些互聯網、人工智能企業相比薪資待遇相差太大。”
“高校對于芯片產業的人才儲備堪憂。幾乎所有人都在做計算機應用的東西,而不是基礎的東西?!崩顩艝|表達了擔憂。
“大學教育不光要教用計算機的人才。一個體系結構,一個操作系統,應該把這些教學體系發展起來?!焙鷤ノ浜粲?,計算機專業要加強基礎人才的培養。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李國杰認為,計算機研究領域“頭重腳輕”的局面要逐步改變。
中興通訊事件的發生,將給中國的每個“芯片人”突然增加很多能力和責任嗎?
曾長期在英特爾供職的何萬青認為并不見得如此。
他建議,每位科技界同仁,把自己的職責做好,把一些基礎性的、必須有所突破的事情做好。同時,還是應該繼續推進和學會應用一些可以使用的國內外成果。
“不要激化,也不要"挖坑"。即使是對手,你也得學習?!彼f。
持續了近三個小時的討論未必能立刻找到現實和未來問題的解決之道,但反思本身即是意義。
“借此正好可以反思,從產業界、學界到政府,也許能把壞事變成好事。”杜子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