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企業用工制度的日趨靈活,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常常面對工種繁多、工時管理復雜所帶來的管理難點。這種現象普遍存在于零售連鎖、生產制造、醫療、物流等行業,而且隨行業的不同而各有不同的體現。例如,零售企業通常在店面人員、銷售外勤人員以及行政管理人員中分別采用綜合工時、不定時工時和標準工時等不同的工時制度。而生產企業生產經營的連續性、穩定性受經濟周期的影響,存在忙、閑時生產任務不均衡的現象,也越來越趨于采用綜合工時制。
所謂的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是針對因工作性質特殊,需連續作業,或受季節及自然條件限制的企業的部分職工,采用以周、月、季、年等為周期綜合計算工作時間的一種工時制度。綜合計算工時制在一個工作周期結束時,計算實際工作時間與標準工作時間的差額,計算加班費通常應當是在一個工作周期結束后。這種彈性工時管理方式的目的主要是出于企業用工管理和控制勞動力成本而采取的。
彈性用工帶來管理新挑戰
由于綜合計算工時的多樣性和復雜性,人力資源管理者們因此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
——準確及時跟蹤員工出勤:企業要求每天9點由人力資源部上報員工的出勤情況匯總,及時對例外情況進行相應調整,手工統計非常困難且無法做到及時。
——工種和班次復雜:生產企業的一線勞動力分為直接工人、間接工人和綜合工等。多個成本中心、產品的多樣性,對于勞動力的要求變化多,需要基于工作量、崗位、技能、時間等生成班別,班次之間的人員調配,以及調配帶來的成本中心變化需要迅速和準確處理。而餐飲零售企業的工種和班別則更為繁多和復雜。
——休假管理復雜:企業通常年假分為法定年假和公司內部的補充年假,例如調休假從周末加班時間轉換獲取,也可以根據員工的服務年限獲取,同時遵循著年假和補充年假的使用順序為先年假、后補充年假,并且事假必須在年假使用完畢后才可以使用的規則。如此靈活的假期政策,綜合計算復雜且手工狀態下容易出錯。
——綜合工時統計復雜:處理指定周期內工時統計,還需按照平時加班累計,沖抵換休、欠班(未安排生產的時間)等復雜綜合工時。
——合規要求:隨著新勞動法的頒布和企業用工趨勢的日益靈活,對企業合規提出更高要求。
曾有媒體披露,李某于2004年5月進入上海某餐飲公司工作,擔任廚師,月工資3000元,雙方曾簽有勞動合同。2008年4月,餐飲公司以李某違反規章制度為由作出解除勞動關系的決定。事后,李某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勞動仲裁,要求支付違法解除合同的賠償金,支付延長工作時間、雙休日、節假日的加班費等。因李某不服仲裁裁決,故訴至法院。因為他認為,在餐飲公司工作期間,平時上班時間為上午9時30分至晚上9時,每月休息4天,節假日共計40天正常上班,但餐飲公司沒有支付加班工資。而餐飲公司則認為,雙方簽有勞動合同,合同中對李某的工資作出約定,同時雙方在補充協議中約定公司支付李某900元加班工資,李某上班時間為綜合工時制。另外,因李某違反了公司規章制度,公司系依法解除勞動關系,故不同意李某的訴訟請求。
案件的最終結果,法院判令餐飲公司支付李某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24000元;支付李某平時加班工資、雙休日加班工資和節假日加班工資的差額12.2萬元。
這是一起因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而引發的訴訟,本案中李某不僅要求單位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還對于工作期間的加班費一并提起了訴訟,就涉及到了加班費舉證責任的分配問題以及綜合工時制的加班費計算問題。
本案中,員工舉證證明了單位有考勤制度,用人單位也承認有考勤,因此本案加班的舉證責任就轉移到了用人單位一方。對于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員工,用人單位應當嚴格執行輪休計劃,生產旺季增加的工作時間必須在生產淡季以集中休息或者輪休的方式安排員工補休,確保員工綜合計算周期內的平均周、日工作時間與法定標準工作時間基本相符。由于被告企業沒有提供考勤記錄以及曾經安排原告集中休息或者輪休的相關證據,故法院采納了原告陳述的工作時間,支持了原告加班費的請求。
勞動力管理信息系統彌補漏洞
顯然,上述這些難題體現了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企業制度靈活多變趨勢下精細化勞動力管理的典型訴求,而這些訴求通過傳統的人力資源系統很難全部滿足,因為HR系統往往更關注行政管理層面,比如人事信息、工資處理、績效管理、培訓和招聘等方面,但是,對于這些管理實際所依賴的底層數據來源與科學分析——相關的工時、考勤、排班、休假等事務的勞動力管理,卻相對簡單和十分粗放。勞動力管理信息系統可以幫助企業解決這些問題。以美國克羅諾思(Kronos)為代表的勞動力管理具有以下特點:
——完全自動化:刷卡終端機與軟件實時通訊,將員工時間相關的業務流程,如考勤、請休假、工時統計等完全自動化;
——實時:軟件系統中設置好規則,包括綜合工時的運算規則,從硬件中讀到的時間數據會按照規則實時運算,提供準確和實時的工時數據;
——精細化:多維度分析勞動力生產率,計劃工時與實際工時對比,更精細的人工成本信息;
——更優化:專業排班工具更優化生產部署和零售店面運營;
——可追溯:解決上述企業敗訴的關鍵點就是借助信息化工具的規范管理,來達到企業的合規。
與企業一線業務結合的精細化勞動力管理在歐美國家的應用已經相當普遍,據了解,全球1000強企業中60%以上企業都應用了克羅諾思的勞動力管理解決方案,獲得了控制人工成本、提高勞動力生產率和最小化合規風險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