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你能夠承認現實,并且意識到自己也是導致困局的因素之一,但如果你沒有解決切實存在的問題,也難以取得預期的結果。要做到這點,你必須運用智慧。
培養責任感的第三個步驟是解決切實存在的問題,而不是虛幻的問題,也不是為了改變而改變。在《財富》雜志刊登的另一篇文章里,記者重述了服裝零售商AnnTaylor的傳奇故事:在整個20世紀80年代,AnnTaylor是女士們購買時尚、做工精致的職業裝的好去處,且其價格比百貨商店的價格便宜。“直到曾執掌過LordTaylor百貨公司和美林(MerrillLynch)的布魯克斯(JosephBrooks),在20世紀90年代以4.2億美元從CampeauCorp.買下AnnTaylor之前,這種策略看起來十分奏效。
作為CEO,布魯克斯開始為了改變而改變,他用合成材料取代了絲綢、亞麻和羊毛混紡材料,并對供應商進行壓榨。供應商之一CygneDesign公司的總裁本森(IrvingBenson)抱怨道:“當布魯克斯告訴我他想降低夾克衫的制作成本時,我們不得不采用改變面料或改變生產方式兩種途徑,以降低成本。”與此同時,布魯克斯將店面規模從139家擴大到200家。在未能贏得客戶的情況下,董事會迫使布魯克斯辭職了。其代價幾何?AnnTaylor在銷售額達到4.38億美元情況下,虧損了1,580萬美元。
為了解決公司面臨的問題,董事會聘請了卡薩克斯(FrameKasaks)擔任公司的CEO。卡薩克斯以前曾經執掌過AnnTaylor,后來又入主女裝零售商Talbots和服飾經營商Limited公司(LimitedBrands公司的前身)的AbercrombieFitch事業部。卡薩克斯改善了公司的自有品牌,加強了銷售監控,雇用了專賣店零售業方面的專家,并且建立了休閑服和周末服的生產線。在短短幾年之內,AnnTaylor再次取得了輝煌,實現了盈利。卡薩克斯并不是天才,她之所以能解決這些問題,完全是因為她努力追求水平線以上的表現,能夠發現切實存在的問題,并設計出合適的解決方案去應對它們。
這種“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行為來源于對這個問題的孜孜追尋:“我還可以做些什么?”有了這種孜孜不倦的精神,當有些事件將要阻礙你實現想要的結果時,你就可以避免陷入受害者循環。棘手問題的解決方案往往不會自動現身,你必須努力尋找它們,但千萬不要在水平線下沉淪,浪費時間,因為這會使你的感覺遲鈍,喪失發掘創新解決方案的想象力。
記住,實現水平線以上的表現是一個持續進行的過程。取得預期結果的道路也充滿障礙,即使是最具責任感的人,這些障礙也可能輕而易舉地將他打回水平線以下,尤其是在他停止尋求“我如何才能克服當前形勢的束縛,實現我要的結果?”這個核心問題的答案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