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各個國家和地區對于行業壟斷的標準不同,因此,在汽車銷售行業當中,出現的具體表現型式也不盡相同。下面讓我們一道去看看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汽車銷售模式。
歐洲模式——
遏制4S店 各國統一市場
歐盟作為目前對于壟斷行為制裁最嚴厲的地區,針對這種4S專營店暴露的行業壟斷問題,已經采用了“開放汽車銷售形式”。他們重新制定適應新行業環境的模式,將銷售和維修完全分開,并且改革汽車銷售辦法,允許經銷商多品牌授權經營。2005年歐洲出臺《汽車銷售服務新法規》,規鼓勵專業化銷售和維修,但不設品牌壁壘。
美國模式——
4S店、專營店并存
美國是世界第一大汽車強國。美國汽車的銷售模式也是特許經營,專賣店形式,但銷售和售后基本是分開的,只有具備一定規模后才兼備兩個方面。而近年,美國也出現了汽車商業一條街這樣規模集中的銷售模式。另外,售后方面也逐漸分離出汽車金融、保險、改裝等行業,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還有專業的人才培養和資格認證等。美國高專業化的汽車銷售模式目前離中國所需要的還有點遠,但中國的市場規模逐漸逼近美國,所以,美國的模式應該是我們發展的方向。
維修也該“反壟斷”
《反壟斷法》即將實施,消費者又有什么樣的想法呢?近日,在成都一家東風日產4S店,筆者見到了剛買下一輛騏達的方女士。最近的買車經歷,讓她對成都車商打破價格壟斷的行為表示稱道,她說,“這樣車價會有一定程度下降,能讓消費者享受到真正的實惠”。不過也有消費者對《反壟斷法》的執行力度表示懷疑。前來看車的張先生認為,一部法律從推出到真正落實會有一個漫長的磨合期,市場不一定會馬上形成利于消費者的局面,未來有什么變化也很難說。最讓消費者關注的是4S店的維修價格會發生什么變化。如果說買車還能貨比三家的話,4S店高昂的維修費用可就讓消費者感到沒轍了。“一輛車也就10萬元,從長期看養車成本要遠高于購車。我換把鑰匙就要800元!音響是被上了密碼鎖的,只能在4S店里修。”剛買車一年的袁女士越說越激動,她期望《反壟斷法》實施后能改變目前的現狀,讓4S店的維修價格也跌一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