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作業——規范靜電粉末噴涂
易燃液體在日常生活及工業生產中被大量使用,但由于易燃液體高度易燃,且其揮發出的蒸氣在空氣中的爆炸下限通常較低,因此具有極大的火災爆炸危險性。靜電粉末噴涂作業是一種典型的使用易燃液體的工業場所,其作業過程中使用的溶劑閃點很低,且極易揮發,因而涂裝作業場所的火災爆炸危險性很高,需要引起相關人員關注。
靜電粉末噴涂工藝的特點
靜電粉末噴涂是以具有霧化咀(使涂料霧化)和放電級(發生電量電流)的涂裝機使涂料微粒化,對之施加電荷,在電極與被涂物體之間形成電場,利用其靜電吸附作用而涂裝。
隨著《環保法》對大氣中有機揮發物含量越來越嚴格的規定,經過長期的研究與實驗,發現靜電粉末噴涂可降低對環境的污染程度,是目前能夠達到的最干凈的涂裝技術。粉末涂料不使用有機溶劑、水等揮發性溶劑,為無機溶劑型涂料,這就大大減少了因使用溶劑產生的污染公害,也減少了因含有機溶劑而引起操作人員中毒的事件發生。粉末涂料是純固體成分的涂料,可完全采用全自動噴涂,那些大量或超噴的粉末,容易由回收系統收集,達到回收再利用的目的。
靜電粉末噴涂作業事故的原因分析
靜電粉末噴涂作業中事故最為嚴重的是粉末噴涂引起的燃燒和爆炸。粉末涂料為可燃物質,粒徑在350μm以下,其中大部分是75μm以下,處于這個范圍的有機粉塵具有燃燒爆炸的可能性。以環氧粉為例,它的著火溫度是530℃,最小點火能量是0.35mJ;正常噴涂時,靜電高壓為6~9×104V,如果噴涂器電極與工件(或其他物體)的間距不當,就有可能發生放電打火現象,如果恒流源控制失效,這一打火的能量就可能超過懸浮粉末燃爆的最小點火能量;噴粉艙內粉末與空氣的混合,若回收風量不足以將粉末與空氣混合濃度降低到允許濃度(10 g/m3)下,則容易達到爆炸濃度下限,若靜電打火能量超過粉末最小點火能量,就很有可能引發爆炸事故。
事故發生頻率最高的要數因抽吸風量不匹配而引起噴粉艙跑粉(逸粉),這也直接影響作業人員的健康。此外,跑粉現象還可能在燃爆事故發生時釀成二次事故。靜電粉末噴涂電氣故障事故發生較多,其中噴室、噴槍裝置、電熱爐、烘道等設備發生故障率都較高。噴涂裝置靜電高壓引起的電擊,往往由電氣線路短路故障引起;電加熱爐中電熱元件老化,靜電、電器接地混亂、誤接或接地不良都會造成器具帶電傷人;移動設備電源電纜絕緣層磨損漏電引發事故等。
靜電粉末噴涂機械性事故的危害不容忽視,特別是濕法前處理工藝中的脫脂、除銹、磷化、水洗等,噴淋設備或槽浸設備,干式前處理工藝中的拋丸、噴砂設備預熱爐、噴粉艙、固化爐、冷卻裝置等都容易造成事故。工件或懸鏈、吊鉤部件、掉落零件均可能造成設備嚴重損壞,甚至發生燃爆事故。燃油、燃氣加熱爐還存在燃料油、煤制氣、天然氣的漏、跑所引發的事故隱患。
從工藝上分析,靜電粉末噴涂的事故因素包含了多個方面,如工序的合理性,各工序間參數、除靜電設備銜接等是否合適;動力系統控制裝置的連鎖設計合理與否;安全警示標志設置合理與否,燃爆預防措施有效性如何;安全報警系統、消防系統設備是否合適,特別是其中的信息傳感速度及處理模式狀況。從操作管理的角度分析,主要應考慮勞動保護措施的完善程度;安全操作程序、標準的執行水準;作業者上崗前包括安全教育在內的技術培訓;安全技術檢查的有效性;設備維護、保養的周期和質量;安全事故應急設備,包括搶修設備、物品的準備狀態等多項因素。
靜電粉末噴涂作業事故的預防對策
靜電粉末噴涂作業不當容易引發各種安全事故,包括粉末噴涂引起的燃燒和爆炸、噴室、噴槍裝置、電熱爐、烘道等設備發生故障、機械事故等,可從以下方面預防這些作業事故。
涂裝作業場所應布置在廠區常年最小頻率風向的上風側,與廠前區、人流密集處、潔凈度要求高的廠房之間留出足夠的安全距離,還須按《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有關規定設消防通道。涂裝作業采用封閉噴漆工藝并使封閉噴漆空間內保持負壓,設置可燃氣體濃度報警系統或自動抑爆系統(包括合格泄爆裝置)。
操作人員必須熟悉設備系統,包括應急救災設施、消防設施和報警裝置,并能熟練操作。作業人員上崗前要接受培訓,了解設備安全性能,自覺遵守安全作業規程,作業者必須熟悉遵守個人勞動防護知識,要求在進行粉塵清理時采取吸塵措施。定期檢查并保養設備,保證設備在完好狀態下運行,專職安全員必須對生產現場進行巡查和定期檢測。作業前,操作人員應嚴格進行前處理設備系統中管、泵、閥的例行檢查,分段設置蒸汽管線上的減壓閥、截止閥,并監控加熱器、換熱器及蒸汽管線是否過壓。企業還應定期檢修校正掛具,以防因掛鉤松動、歪斜等故障而引發傳輸鏈勾掛事故;也要防止吊掛架擺動、脫落引發碰撞火花和靜電回路的電極與距離不夠而發生臨界放電或短路放電現象。
涂裝設備設計應符合國家通用安全要求和涂裝作業安全規程的專業安全要求,涂裝作業區所使用的照明設備及開關必須滿足防爆防塵要求。必須定期測試,檢查動力源與供粉系統及通風機之間的電氣連鎖系統,位于涂裝作業區的設備導體須牢固接地。把涂裝作業專門設置的廠房或劃定的有產生燃燒可能的空間,應劃為輕度危險區域,但是必須禁止一切明火,防止外來火種進入。涂裝作業場所的集中空調布置管線在進入火災危險區前應設置防火閥。噴粉艙通風量必須根據開口斷面進行調試,以保證噴粉艙開口處不發生逸粉現象。
涂裝作業場內的電氣安全,必須符合整體防爆的要求,即電機、電器、照明、線路、開關、接頭等達到防爆安全要求,嚴禁亂接臨時電線。除此以外,大部分靜電涂裝事故的發生是因為導電性物體應接地的未予接地,形成絕緣狀態。在涂裝間內的導電性物體須明確區分是高電壓電位或是接地電位,除了應施加高電壓者或部位以外,其他的必須確實予以接地。依接地方式不同可采取以下安全對策:作業員須穿導電性鞋;充分清掃鞋底;涂裝間內的導電性物體須確實予以接地;洗凈用溶劑槽為固定式并確實予以接地;使用靜電手提噴漆槍的作業員,必須以赤手操作噴漆槍;吊掛被涂物的吊架應充分清掃,保持被涂物為接地電位;涂裝間地面需經常保持為導電狀態。對于有帶電可能的涂裝機或涂料槽,要充分換氣后再實施接地,并在將殘留電荷清除后使用。
高大廠房還應設置防直擊雷的設施,而精密電氣設備、控制系統應有防感應雷的設施。在火災、爆炸危險區域內禁止設置或進入電磁波輻射性設備、設施、工具,以及易發生靜電放電的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