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安全夢的執著追求——記高立達公司安全員陳廣祥
去過高立達企業的人大多會留意一個年過半百,頭發花白的人在不停地忙碌著、招呼著。
“小劉,你過來,你的安全帽帶沒有扣好,我幫你扣一下,安全帽不是做樣子的,萬一遇到物體墜落,就起不到防護作用。下次要注意!”
“小李,今天你的勞動防護鞋咋沒有穿呀?”“我忘記穿了。”“來,倉庫有一雙,你今天穿上,明天可不要忘記帶啊!”
“周總,本周我發現了6處安全隱患,除已處理的4處外,還有2處,一處是電焊車間電力線路老化,另一處是噴砂工防護工具已不合要求,需更換。”
這個“啰嗦”的人就是揚州高立達科技產業有限公司的安全員陳廣祥。陳廣祥任企業安全員已近10個年頭,今年又被評為首屆天宇杯“寶應十佳安全員”。
他是一個進取的人:刻苦求學,錘煉本領
“我深感肩負之重,這重是企業職工的生命安全和企業的經濟效益啊。你叫別人怎么做,自己首先要懂行。廠里有10多個工種,每個工種都有特定的安全操作要求,談何容易?”談起2003年被任命為企業專職安全員的日子,老陳感慨萬千。“于是啊,我暗暗下定決心努力學習,先后買了焊工操作、行車、電工等9本相關業務書籍,晚上在家自學,啃到八、九點鐘是家常便飯,白天再到公司對照機械操作說明要求認真對照、反復記憶。”
廠里每個工種都涉及到用電,從閘刀、保險絲、線路、開關到用電器,覆蓋整個流程的安全環節,抓好安全用電至關重要。于是他晚上看書,白天操作,如有不懂,就找電工。“農電站電工王金福就是我的老師呢。”說到這,老陳爽朗地笑了起來。如今他幾乎掌握了所有安全用電常識。行車屬特種設備,該企業有大小行車28臺,最重的起吊五十噸,最輕的也有一、二十噸,生產過程中零部件都有幾百斤,行車是該企業的主要工具,也是存在安全隱患的主要區域,通過邊干邊學,他已掌握了企業十多個工種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管理的基本知識,為做好企業安全工作夯實了基礎。
他是一個心細的人:認真負責,一絲不茍
老陳每天都要提前1小時到崗,仔細查看各車間存在哪些不安全狀態,特別是第一天晚上加班的班組,上班后要檢查各車間員工勞保用品穿戴情況,并發放各班組當天值班員工的安全值日表,工人下班后他要檢查設施設備電動工具,有無電源未關現象,各種氣表有沒有關閉到零,行車是否還懸吊著重物,氧氣、乙炔、丙烷、油漆等易燃易爆的倉庫門是否鎖好,全部檢查完畢他才回家。
“平時我在巡視時,是有獨門絕技的哦!”老陳口中的獨門絕技便是“一看二聽三談心”。所謂一看,就是看每個車間每個作業區每個人當天干哪些活,是否有大型物件需要翻身或運轉,工人是否穿戴防護服,尤其是高空作業人員防護用品的穿戴,特種作業人員是否違章。行車起吊大型物件,他都要親自檢查鋼絲纜承受力,每個部位是否扣到位等,由他統一指揮,沒有他到場行車不得起吊。二聽,即聽鉆床、焊機、切割機、行車等在運行中是否有異常聲音。三談心,他利用中午休息時間同員工拉家常,講安全生產的重要性,鼓勵當場罰款的員工,逐步增強了員工安全作業的自覺性。
他是一個較真的人:既講情,又無情
走進廠區,隨處可見每個車間的墻上張貼著醒目的進廠須知、警示標志和圖片,每個工種旁邊的墻頭都打印上安全操作程序、規章制度,危險區域有警示標志,傳動設備增設了防護欄、網,有職業危害的區域懸掛著職業危害須知等。
“非企業職工不穿戴勞動防護用品,一律不得進入車間大門。”旁邊一名工人指著這條標語輕聲解釋:“違規被老陳發現,那可真是遇上黑臉青天了。”
接著他又拉起了家常。前年公司新來一名張姓焊工,曾在建筑工地打過工,作風比較散漫。一天,他未關電源就想用電焊條把焊機電源線接到380伏高壓線上,正當他接線的一剎那,老陳卻大喊一聲,住手,你不要命啦?小張一聽怔了一下,停住了手。你懂電嗎?為什么不去找電工?這樣做會觸電的生命危險啊!小張慚愧地低下了頭。按違章規定當罰款50元。小張卻不服了,認為雖然違章,但沒有造成后果。下班后老陳來到小張的家,當著他父母、家屬的面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終于使其認同了罰款的決定。這名工人學著老陳的口氣說:“罰款不僅是規定,更是安全生產珍愛生命的一記警鐘啊!”
這時另一名工人聽說采訪老陳,主動湊近說開來。那是2010年8月,小李正翻動一臺直徑7米多的圓形加熱爐,當爐體翻動到有效位置時,我正拿著面罩到自己的作業區作業,當我走到加熱爐前時,突然用于支撐爐口部鋼管頂端的一根長1.46米直徑75毫米*80毫米的輔助角鐵,由于受到爐子滾動時的作用力的影響,由上而下垂直的落下來,正好打在從這里經過的我的頭頂,將我的安全帽打飛十多米遠,防護鏡被打碎,臉部也被鏡片劃破了皮,好在沒有生命危險。后來醫生說是安全帽救了我的一條命。我現在經常感嘆,這實際是老陳救了我一命,是他經常督促我們一定要戴安全帽啊!
他是一個睿智的人:爭取協調,匯聚合力
老陳知道要避免事故發生,自己一人力量著實有限,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老陳抓安全教育也很有自己的一套,一個十足的“教育家”范兒呢。比如每月定期召開安全形勢分析會和安全警示會,探討其它廠的案例引以為戒,還帶領工人們一起學習安全生產法和安全生產基礎知識,講職工的權利和義務。他還有一個妙招,就是定期向廠領導匯報,征得領導的重視與支持,并建議領導定期到車間班組檢查安全工作,由于他的要求,該企業領導每月至少一次深入車間檢查,召開安全分析會,獎罰分明,用于安全生產資金的投入及時到位。最近他還編寫了一本員工安全手冊,贈送給全鎮100多個企業安全員。
離開前,老陳不無深情地感慨:“領導叫我做安全員,是對我的信任啊,我們要把企業的安全生產和職工的生命安全當作自己追求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