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行業的設備傷害事故及其防范
企業在日常生產過程中使用著各種機械設備,可以縮短產品生產周期,降低生產成本,有力地促進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的增長。但在使用機械設備過程中,由于操作者的不安全行為、機械設備的不安全狀態等原因,往往容易引發各種機械傷害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影響生產正常進行。在生產安全事故中,機械設備對人體傷害的事故占據很大的比例。近幾年來全國所發生的大大小小的安全事故以及未遂事故中,機械傷害占了80%。如何控制機械傷害事故,值得業內人士的關注和重視。
機械行業的設備傷害事故原因
在生產安全事故中,機械設備對人體傷害的事故占據很大的比例。造成機械傷害事故的原因有人、機械、管理三方面因素,其中,人的不安全行為和機械的不安全狀態是造成機械傷害事故的直接原因。在日常生產中存在人和機械這兩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就可能直接誘發事故。在造成事故直接原因中,違反操作規程的占九成,機械設備存在缺陷占一成。間接原因則是在日常安全管理中沒有落實好規章制度、教育培訓、技術措施、隱患整改等方面工作。這種管理方面的缺陷,安全生產管理不到位,使人的安全意識淡薄,產生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易引起違章作業,使機械設備存在隱患,形成不安全狀態。在這些原因中,由人的不安全行為引起事故的情況較多,是造成機械傷害事故主要原因。
機械行業的設備傷害事故防范措施
針對上述機械傷害事故的原因分析,可通過選擇、規范安全防護裝置,落實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等,能有效地防范機械傷害事故的發生。
首先是合理選擇安全防護裝置。機械設備安全主要包括金屬切削機床安全、鍛壓設備安全、鑄造設備安全、熱處理安全、沖壓設備安全及木工機械安全。在機械設備的傳動帶、明齒輪接近于地面的聯軸節、轉動軸、皮帶輪、飛輪、砂輪和電鋸等危險部分,都要裝設安全防護裝置。壓力機、碾壓機、壓延機、電創、剪板機等壓力機械的旋壓部分都要有安全裝置。
其次是嚴格規范安全防護裝置。安全防護是通過采用安全裝置、防護裝置或其他手段,對一些機械危險進行預防的安全技術措施,其目的是防止機器在運行時產生各種對人員的接觸傷害。防護裝置和安全裝置有時也統稱為安全防護裝置。安全防護的重點是機械的傳動部分、操作區、高處作業區、機械的其他運動部分、移動機械的移動區域,以及某些機器由于特殊危險形式需要采取的特殊防護等。采用何種手段防護,應根據對具體機器進行風險評價的結果來決定。
再次是落實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是企業安全管理的基礎,建全和落實規章制度是預防事故的必需條件。因此,必須認真抓好安全教育,使職工對安全生產形成深刻的思想認識。對每次事故進行認真調查處理,吸取教訓,提高警覺,克服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
在落實安全生產,預防事故發生的工作中,將安全指標分解到基層單位,實行安全目標管理。年終按照責任承包合同的各項指標進行考核,對完成安全指標的單位領導和職工兌現經濟獎勵;對發生事故的單位、班組則按規定實行相應的處罰。實行安全承包制,將安全工作與經濟獎罰直接掛鉤,能有效激發職工對安全生產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在企業內部形成一個安全工作層層落實、人人有責的良好安全局面,對預防事故也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