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增長潛力前低后高,增長潛力應不止目前的6.7%
金羊網訊 記者嚴麗梅報道:如何分析和判斷未來十年中國經濟發展的大格局?5月27日,在北京舉行的“泰康資產十周年·不止步 無限+”高峰論壇上,來自資產管理公司、投資機構及投資個人等近500名嘉賓,對經濟學家、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在《未來中國十年經濟大格局》主題演講中表達的對未來中國十年經濟的“三大判斷、三大風險、三大機遇”等觀點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
中國經濟增長潛力應不止6.7%
“毫無疑問,十年是個非常長的發展階段,因為中國經濟的變化非常之多,但是,往往越重要的事情、越難說的事情,恐怕越需要多花點時間共同探討?!薄爸袊洕磥硎甑陌l展,在我看來,有可能出現三個基本的特點?!崩畹究f。
在李稻葵看來,第一個基本特點的判斷是:經濟增長潛力是前低后高。而且,中國經濟增長潛力應該不止目前的6.7%。
李稻葵的依據是:首先,看國際環境,全球經濟只有英國、美國的增長達到了其增長潛力,美國是2.5%,英國2.0%;其他國家幾乎沒有例外,都是低于設計時速的,比如說歐洲1.7%,日本0.7%;新興市場國家除了印度和中國之外,大多數國家舉步維艱,俄羅斯為負的3%,巴西負3%,南非負3%,還伴隨著高通脹。所以,中國目前的大環境是走上坡路的環境。其次,目前中國經濟正在處理歷史上遺留下的一些難題,大的題目,如,目前的企業債務不僅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而且在國際上還創出新高,企業負債率、企業負債總規模占GDP的150%,在全球名列前茅,但這并不等于說中國會進入經濟衰退、進入金融危機,但這個問題必須解決,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短期內降低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第三,我們現在還沒有完全打造出新的增長點,城鎮化剛剛破題,還不知道怎么讓城鎮化進入到快速軌道。
這些,讓李稻葵判斷,中國經濟目前是以低于增長潛力在運行。
李稻葵還指出,增長潛力最大的不確定因素,是這個經濟體和世界上最發達經濟體的差距,這個差距是人均GDP的差距。以中國目前人均GDP不到8000美元來看,按照購買力評價,這是美國的1/5,這意味著,中國方方面面都有巨大的趕超空間。
另外,李稻葵認為,雖然中國經濟是大國經濟,趕超起來比較慢,但也正因為是大國經濟,所以內部市場潛力非常大,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比如,安徽緊鄰江蘇,可是安徽的人均收入水平是江蘇的一半,江蘇的人均收入水平是全國最高的,安徽在全國倒數第六,和江西、廣西處于同等水平。因此,大國經濟內部市場潛力非常巨大,江蘇和安徽間的國內貿易、投資如果充分發揮了這種潛力,大國增長優勢就能夠表現出來。
“這兩年通過艱苦的努力,改革調整到位,增長速度在未來十年后半部分應該還能夠上來一點?!崩畹究f。
勞動力成本和需求改變成為靜悄悄的革命
李稻葵對未來十年中國經濟的第二個判斷是:勞動力成本的改變、需求的改變會引發一系列的經濟結構變化,對此可稱之為靜悄悄的革命。
李稻葵談到:過去大城市周圍可以容忍煉鋼煉鐵,那時候窮,老百姓生活水平低,對空氣質量要求比較低,但今天大家每天出門前不僅看溫度還看PM2.5,不能容忍大城市周邊再搞重化工業。從過去在內地挖礦、煉鋼、煉鐵,要轉變成買鐵、買煤,因為勞動力成本提高,大家突然發現買的煤比自己挖的煤還便宜,從國外運來的鐵礦石比在鞍山挖的鐵礦石又便宜又好。我們發現在沿海一帶最好的德國進口的煉鋼機器產生的污染比我們內部交通的揚塵還低,這就是勞動力成本提高、生活水平提高所帶來的經濟結構的變化。
現在需求在改變,今天的百姓已經超越了基本的溫飽。五六年前,大概2010年,中國市場上寶馬的銷量超過了美國。今天,奔馳、寶馬、凱迪拉克都超過了,凱迪拉克60%的市場在中國。這表明,在中國市場上,中高端購買力人群的數量已經超過了美國,在中國有相當于美國一樣大的消費群體,這個群體要求高質量的產品。當然也包括了這部分人滿足溫飽以后需要更好的金融服務、保險服務,這就是需求者的改變。
“越來越多的農民工和農村沒關系了,工資上去了,那生產結構必須改變,工廠必須重新布局,這就是給結構帶來的重大改變。”
住房汽車對經濟增長作用遠低于過去十年
李稻葵對未來十年中國經濟的第三個判斷是:增長動力將發生轉換。
過去二三十年,頭十年是靠耐用消費品如電冰箱、彩電等帶動企業投資和生產能力達到一輪擴張熱潮。第二輪是住房、汽車。不過,李稻葵認為,未來十年,住房和汽車雖然仍然會繼續成為一個增長點,但其重任和作用將遠低于過去十年。
李稻葵分析,中國經濟未來十年的增長點將會在:一是消費,消費現在占GDP的比重從2007年逐年提高,每年上升1%?,F在已經到了46%,這是我們的統計,官方統計是38%,但官方統計是靠入戶調查,而入戶調查的對象都是中低收入階層。所以,“通過計算我們發現消費占GDP占46%,而且每年上升,到2020年消費一定能夠帶來GDP的半壁江山。”二是產業的升級改造。三是城鎮化帶來的基礎建設投資。
最大風險來自改革和調整沒有緊迫感
在中國未來十年經濟新格局改變過程中,有沒有風險呢?“一定有風險?!崩畹究f。
李稻葵分析,第一大風險是金融危機的風險。因為,中國是高儲蓄國家,儲蓄占GDP的38%。過去20年、30年這些儲蓄靠老百姓之間的非正規借貸轉到了投資領域,即“國內非中介的非正式投資”。但現在情況不同,現在,越來越多的投資要通過中介機構來進行,比如說資產管理公司、銀行、交易所,這個比例越來越高。占GDP38%的儲蓄在經過中介渠道進入投資領域,這個中間就容易發生很多判斷失誤,而判斷失誤往往是系統性的,突然間會產生共鳴,在短期內如果一旦發生就會影響金融資產的價格,再反過來影響金融機構的健康程度。這就是中國經濟的金融風險。而這個風險又會通過國際放大。中國的貨幣存量世界第一,有20萬億美元。所以,未來十年,由于金融風險始終存在,未來十年始終會資本項目資本管理。
未來十年第二大風險,李稻葵認為是來自國際的風險。中國借給他國四千億美元的債,是世界最大債權國。局部發生一些通縮,反饋到國內會產生影響。
對于未來十年的第三大風險,李稻葵談到,這也是最大的風險,即改革和調整沒有緊迫感。“去產能力度不夠。今天中國經濟所碰到的一些困難,包括產能過剩,包括企業的債務過高,銀行的呆壞帳,真正放到歷史大背景下看是完全可以應對的。“現在很多政策太復雜,面面俱到,要抓重點,就抓一件事。”“經濟賬可以算出來,關鍵是要下政治決心?!崩畹究盅a充說:“改革調整不到位。國有企業改革,爭論來爭論去,我看方向很明確了。十八大報告明確管資產不管經營、混合所有制、企業經理市場聘用,這多好,現在缺的就是像說的,就是要Just do it。”
資產就應該布局到全球各地去
李稻葵還談到了未來十年企業界所面臨的三個重要發展機遇。
結構調整的機遇?!敖洕Y構在變化,結構變化過程中企業家有機遇。比如金融服務,3億多人跨入中高收入階層,這3億多人口關心的問題是自己的資產能不能保值增值,退休養老以后有沒有保證。”
第二個機遇是技術變遷過程中帶來的機遇。
第三個機遇是國際化。未來的消費、未來的生活將大量來自于國際其他經濟體提供的產品?!拔医洺=o大家講一個道理,你買第一輛寶馬車之前你不要買,先去買寶馬的股票,寶馬股票平均升值200%,原來是80塊錢,現在都超過100塊錢了,怎么來的?不都是中國人拉起來的。蘋果股票也是一樣的,蘋果市值不都是中國人搞起來的,我們又給它生產又給它升值。所以不買寶馬股票、不買蘋果股票也虧,所以必須資產配置到全世界各地,才能達到肥水不落外人田,同時也對沖我們的風險?!崩畹究@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