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概念可追溯到熊彼特,他提出創新是指把一種新的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結合”引入生產體系。具體有5種形態:開發出新產品、推出新的生產方法、開辟新市場、獲得新原料來源、采用新的產業組織形態。相對于這些傳統的創新類型,商業模式創新有幾個明顯的特點:
1、商業模式創新更注重從客戶的角度,從根本上思考設計企業的行為,視角更為外向和開放,更多注重和涉及企業經濟方面的因素。商業模式創新的出發點,是如何從根本上為客戶創造增加的價值。因此,它邏輯思考的起點是客戶的需求,根據客戶需求考慮如何有效滿足它,這點明顯不同于許多技術創新。用一種技術可能有多種用途,技術創新的視角,常是從技術特性與功能出發,看它能用來干什么,去找它潛在的市場用途。商業模式創新即使涉及技術,也多是和技術的經濟方面因素,與技術所蘊涵的經濟價值及經濟可行性有關,而不是純粹的技術特性。
2、商業模式創新表現的更為系統和根本,它不是單一因素的變化。它常常涉及商業模式多個要素同時大的變化,需要企業組織的較大戰略調整,是一種集成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往往伴隨產品、工藝或者組織的創新,反之,則未必足以構成商業模式創新。如開發出新產品或者新的生產工藝,就是通常認為的技術創新。技術創新,通常是對有形實物產品的生產來說的。但如今是服務為主導的時代,如美國2006年服務業比重高達68.1%,對傳統制造企業來說,服務也遠比以前重要。因此,商業模式創新也常體現為服務創新,表現為服務內容及方式,及組織形態等多方面的創新變化。
3、從績效表現看,商業模式創新如果提供全新的產品或服務,那么它可能開創了一個全新的可贏利產業領域,即便提供已有的產品或服務,也更能給企業帶來更持久的贏利能力與更大的競爭優勢。傳統的創新形態,能帶來企業局部內部效率的提高、成本降低,而且它容易被其他企業在較短期時期模仿。商業模式創新,雖然也表現為企業效率提高、成本降低,由于它更為系統和根本,涉及多個要素的同時變化,因此,它也更難以被競爭者模仿,常給企業帶來戰略性的競爭優勢,而且優勢常可以持續數年。
著名管理專家、商業模式設計專家李江濤教授《商業模式實戰訓練營》第十一期將于2016年8月19-21日在北京舉辦。課程內容:1、完整學習商業模式設計的方法;2、學習商業模式設計的流程及內容;3、獲得商業計劃書撰寫模板;4、從投資者的角度分析商業模式設計的要點;5、對咨詢企業商業模式案例進行剖析指導教會企業家分析商業模式的好壞;6、現場針對學員企業某個項目商業模式進行設計、演練;7、針對學員的企業問題進行一對一輔導。特訓營火熱報名中,名額有限,歡迎各位踴躍報名參加!聯系電話:13811134461(劉老師)
↑↑↑掃一掃二維碼識別關注,與著名管理專家李江濤教授深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