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輕紡城一年的產值500多億,本次活動是輕紡城十周年慶典,參加此次活動的有商會領導及部分專家,從宏觀經濟形式分析來看紡織行業下一步該如何走。
本次活動邀請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李江濤教授講授“互聯網+商業模式創新,傳統紡織業轉型升級”。
李江濤教授指出:
第一,紡織行業整體現在屬于工業制造業,整體發展趨緩,存在一些問題,但是在整個工業里面紡織行業屬于水平比較好的,大概今年廣州的紡織行業出口大概是12%,但是整個全國是5.5%,所以說表現非常好;
第二,從這個行業和行業的關系來看,紡織行業和餐飲業相比,餐飲業對投資的吸引力比較高,商業模式創新比較多,而紡織行業分面料、服裝、設計等環節,在整個設計領域才有一家上市公司,所以這反映出這個紡織領域里面從事其他環節工作的人比較多,特別是從事生產的比較多,但是對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研究的比較少,對資本關注度比較低,這是不利的條件,有利的條件是商業模式創新空間比較大。
針對以上情況,李江濤教授對紡織行業發展談到以下觀點:
第一,互聯網是個工具,任何行業都可以用,就像我們用車一樣,從兩條腿走路到用車走路,我當時還舉了一個例子,當時的義和團,八國聯軍,本來刀槍不入,結果人家槍一來就完蛋,所以要學會利用互聯網;
第二,紡織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要一體化創新,怎么叫一體化?從研究面料到研究面料的源頭,跟愛馬仕學,愛馬仕為了賣一個包給你,他會把包的牛皮,當時牛皮長在小牛身上,他會把小牛的照片給你。
第三,紡織行業要從面料研究到服裝樣式研究,建立數據庫管理,跟蹤,再就是他要一體化,紡織行業要跨界,走出去,要把這條產業鏈打通。
總之,如果紡織行業堅持以上做法,我們還是看好紡織行業,廣州的紡織行業還是有很大的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