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中國皆提倡一種中庸式的文化,換句話說就是一種平衡的文化。我們強調平衡,強調了中庸數千年,但卻忽視了一種打破平衡,建立新平衡的文化。
一個單位和一個家庭都會有一個再平衡的過程。生活中,一個母親生下孩子,將孩子養大,這是平衡的過程。但是母親能不能和孩子在精神上建立平衡,能不能從居高臨下的關心和批評,變成平等的溝通,這就需要再平衡的能力。成長的孩子,不變的媽媽,教育孩子就不能一直采用一種方式,要根據孩子的成長階段隨時調整,取得再平衡。企業亦是如此。你不能一直采用原來的模式去管理,去定戰略,要隨時根據大環境做出調整,取得再平衡。
曾經有一本書叫《世界是平的》,其實我們覺得書名更應該叫《世界是平衡的》,如果能有續本,那就應該叫《世界是再平衡的》。再平衡這個詞,換一種說法就是創新。創新的本質就是打破平衡,創新最好的解釋就是破壞性創新,創新最好的方法就是破壞原來的平衡,這才符合中國文化的變革思想。
再平衡即創新,反映在戰略上,也可以將戰略說成是建立再平衡的能力。平衡不需要戰略,而再平衡卻是需要戰略的。我們在做企業,做管理時,出現了新的機會,要抓住機會就必須得打破原來的平衡,要進入到新的行業同樣要建立再平衡。所以,戰略即是一個再平衡能力體現的一個過程。